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59章 460.土地的使用 (第3/3页)
我能一个礼拜吃五次肉,和你一个礼拜只能吃一次肉的区别而已,大家还是终究都能吃到肉的。 而在以前,贫富差距,可是我要活活饿死,而你则是大鱼大肉,这之间的区别可是很大了,就像现在,人们尽管贫富差距也很大,可好歹你家有车,我家也有车啊,虽然你开的是保时捷,我开的是五菱宏光,但是这和有没有之间差距,可就不是一个等级的了。 所以虽然这个时代,贫富差距还是很严重,但并不像以前那么严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事情虽然有,但大多数被冻死的都是其他国家的老百姓,本国冻死的人,基本上是不存在了,这都是因为宋朝长时间在全世界吸血,导致有大量的金钱可以用来在全国各地建立各种各样的养老院,残疾人疗养院之类的地方,让那些老弱病残们得到一个休息的地方。 不过尽管如此,贫富差距依旧是如今宋朝最为主要的矛盾,具体的表现就是城乡矛盾和工人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这两个矛盾,组成了宋朝的贫富差距,城乡矛盾,就是城市和乡下之间的矛盾,城市里的人,生活水平一般要比乡下人好三到四倍左右,这还只是普通城市之间的差距,要是论超级大都市的话,那这个差距就更大了。 其主要的形成原因,则非常的复杂,一个是乡村之中人口稀少,所以大部分地区也没有钱让自己的乡村和外面的世界进行联通,许多城市依旧只有一条土路而已,每年都必须要修缮,但是很快就很坏掉,到时候就需要再一次修缮,而这样的一条小路,自然也吸引不了什么商人进入这些小乡村中,只有游商每年才会光顾几次而已,给乡村送去各种调味料和布匹,这样的乡村,自然谈不上什么发达了,生活水平,大部分依旧停留在农业时代,而这样的村庄在整个宋朝有十几万个,涉及民众多达四千万到六千万,相当于宋朝人口的一半左右,他们生活在偏远的乡村,远离城市,过着近乎于与世隔绝的生活,这些人的财富,始终保持在农业时代的状态,甚至有的比农业时代还要悲惨。 在农业时代,他们还能通过以物易物的手段来获取生存的必需品,可等到如今,所有的交易,几乎都是通过货币来完成的,而他们的生产力始终保持不变,可是外面呢货物的价格却在不停的上涨,在这种状况下,有许多家庭的生活状况甚至还不如以前了,这就是城乡矛盾的由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道路不通,加上人口生活太过分散,不集中,无法形成一个有效的市场吸引商家来投资。 面对这样的问题,徐清提出的方法,那就是新农村改造和山民下乡计划以及乡村通路计划这三条措施了,其中新农村改造,就是把原本分散的农村统一起来,变成一个行政村,然后土地实行再分配,在如今这个工业化生产已经开始的年代,早就不需要那么多人去参加农业劳动了,所以将人口集合起来,让这些农民开始发生变化,其中一部分人变成工人,其中一部分人变成作坊主,以此来提高行政村的人口。 第二山民下乡计划,则是让居住在崇山峻岭之中的老百姓下乡来,让他们居住到山下的平原上来,由朝廷提供他们土地,让他们来生活,如今的宋朝不像现代,有那么完善的户籍制度,可以保证人们的身份系统,在这个时代,许多人会因为灾荒之年,或者战乱逃到山里去避难,从此之后就住在山里了,像这样的人,在整个宋朝大概有两百万之多。 他们的生活要比偏远山村还要不好,几乎等同于原始状态,跟野人没有什么区别,平日里就是靠打猎为生,这些人的生活也要安顿好,如此一来,农村之中也能注入新的活力,许多道路之中,常年困扰商人的匪患也能消除不少,这就是徐清的第二个办法。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