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为官_第448章 448.转移产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48章 448.转移产业 (第3/3页)


    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对人们的身体进行了十分严重的影响,不少百姓因为恶劣的环境而染上不治之症,在这种状态下,转移一部分工业产业到其他国家去,显然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二来则是对于殖民国家的好处,不仅仅能降低他们的工作效率,也能让他们享受到现代化的福利,这对于他们来说自然也是好事。

    最重要的是,这些新建的工厂、铁路,将全部由宋朝本土的公司、银行进行控股,其中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份必须由这些宋朝公司来买下,这样一来,一个国家的经济不仅会被宋朝控制住,更重要的是,这些工厂、铁路所创造出的工作岗位,也将被宋朝所控制住,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才是真正掌握了经济命脉和工业命脉,如此一来,即便后来者想要改变一个国家对于宋朝的看法,也会变得非常艰难了。

    这便是徐清计划的重点,从本质上来说,依旧是在剥削殖民地的百姓,可总算看起来不再那么暴力了,对于殖民地来说,这也是最好的一项选择,起码在这些工厂里上班,他们可以掌握最基础的知识,成为一名合格的工人,不用愁明天吃不到饭,这对于他们这些挣扎在生死线上的人来说,已经是万幸了。

    至于那些本地的豪强,这些工厂和铁路也将开放一部分让他们学习其中的一些先进技术,让他们可以通过仿制来制造出一些低端的工厂出来,以此来加快自己本国的工业生产能力,至于到底能加强多少,那就各凭本事了,徐清能够做的只有这些,也是他能够争取到的了。

    这项计划将从今年开始逐步实施,先从租界开始,大规模的修建铁路将一个国家的重要资源全部集中到一张铁路网下来,如此一来,便于接下来的资源整合,接下来就会在交通要地修建一些工厂来增加当地的工业产出,主要搬出的当然都是一些重污染的产业,比如说化肥产业,还有钢铁产业,这两项可以说是最浪费水资源的了,也是污染最严重的两种东西,只要搬出这两种,宋朝的空气就能好得多。

    当然,朝廷也知道化肥和钢铁这两项是国之柱石,绝对不能被他国轻而易举的拥有,光是这两项所带来的收入,就几乎占据了宋朝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这样一笔钱,朝廷是不可能放弃的,除非朝廷疯了,所以给他们的化肥产业和钢铁产业,以及部分丝织品产业,都是较为低端的产业,那些高端的产业,需要技术含量的产业则还是集中在宋朝。

    此时的宋朝颇有点后世美帝的感觉,就是全球分配,本国掌握核心技术就可以了,如此一来,光是收专利费,美帝就能赚的盆满钵满了,可以说是消耗最少的劳动力,却赚取着世界上最丰厚的利润,如今的宋朝自然也要做这样的事情,所以从五年前,徐清便创立了专利局,以此来保护宋朝自己的知识产权,在这五年里,虽然屡屡有人盗取他人的创意或者是科研成果,可随着专利局的不懈努力,以及法律的逐渐完善,知识也开始慢慢的被人尊重,起码没有人敢明面上直接从别人的专利中拿出来用了,这对于一个愚昧的时代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为此,朝廷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当然法律上更是判处了许多盗用专利的人,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几乎大宋朝遍地的监狱都是人满为患的状态,至于因为交不起罚款而跳楼的人更是多到数不胜数,在这样的情势下,朝廷一路坚持下来,最后给百姓们树立起了尊重知识的概念,如今这个概念可以说所有百姓都已经有了个印象,用五年的时间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了,接下拉的时间,便是要让百姓把这个印象深入下去,这一点很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甚至要几代人的功夫才行,但徐清对此很有信心。

    (本章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