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四十节 公羊未来(2)  (第3/3页)
的名流震惊。    黄老诸位名宿,更是皱起眉头。    “他怎么敢?!”    “这里可是太学!”    “往来皆鸿儒,谈笑尽名士的太学!纵然是三公九卿,也不敢如此倨傲!”    但是……    在下一刻,数位《诗经》博士,却已经起身,来到了那个年轻人面前,长身作揖,见礼拜道:“张子安好!”    更有韩诗学派的大儒,起身上前,执弟子礼问好:“张子安好,吾师韩翁托吾向张子问好……”    “韩师托吾,转告张子,若有幸张子莅临邯郸,必扫榻以待,与张子坐而论道!”    轰!    无数人震惊,侧目。    那个大儒,很多人都认识。    乃是韩诗学派的第四代弟子,当代韩诗学派的精神领袖赵安国的弟子蔡谊。    而其口中的所谓韩翁、韩师,毋庸置疑当是韩诗学派创始人,诗经系统的巨无霸,曾与董仲舒齐名的汉家鸿儒,第一位诗经博士,韩诗学派的创始人韩婴之孙韩延年。    韩延年虽然名声不彰,在学术上的造诣也不高。    但其为人宽仁,平易近人,在燕赵一带,很受人崇拜。    燕赵人民以‘韩翁’呼之,以示亲近。    韩诗诸生,更是皆视其为师长!    如今,这样的人物,居然对一个小年轻以‘张子’呼之。    无数人屏息凝神,神色紧张。    …………………………    张越却只是微微一笑,就朝那几位诗经博士拱手回礼,道:“不敢称张子,愿与诸公,共承圣王之迹而已……”    诗经,是公认的记录先王之迹的宝典。    是三代先王,留给后世子孙的指引。    诗经各派,在这个问题上的认知是相同的。    就如春秋各派,一致认定,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一样。    张越此刻所说的话,落在其他人耳中,不啻核弹一般的影响。    但……    诗经诸位博士(江升除外),却都是一副理所应当的模样。    实在是……    张越当初,拿出的那篇《诗经序》,太过bug了!    后世毛诗学派,仗之以横扫诗经所有派系,混一天下的纲领一出现,立刻就吸引了所有诗经学派的注意力。    后来,张越又是玩起了大派送活动。    派人给五家诗,每家都送了一份后世成熟的诗经国风划分法。    这两者加在一起,立刻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    让各个诗经学派,获之如获至宝。    然后纷纷推出了有自己学派特色的不同《诗经序》与不同的国风划分方式(基本上大体内容相似,只是稍稍改变了几个字词,由之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思想意蕴)。    于是,诗经学派,陷入了大乱斗。    张越也由之,变成了诗经各派眼中的香饽饽。    每一个学派,都希望能与他结盟,至少与他交好。    而在这些诗经学派的大儒名士眼中,张越已经是足可与他们平起平坐,乃至于在学术上要高一等的人物了。    敬重与敬意,自然随之而来。    但,其他儒生看着,却都是震惊、莫名又疑惑。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诗经诸派如今才刚刚调整自己的方向,引入新的概念。    影响和能量,还未释放。    不是诗经学派的核心人物,或者对其关注足够的人士,是察觉不到这一点的。    在这些人注目下,张越走到了蔡谊,虽不认识此人,但是……    既然都送上门来商业互吹了,张越也没有拒绝的道理。    于是长身拜道:“承蒙尊师厚爱,若过邯郸,必登门拜访!”    蔡谊闻言,受宠若惊,立刻躬身谢道:“张子言重,若蒙张子不弃,韩师阖府生辉……”    张越谦虚的一笑,再拜还礼。    这下,连董越都坐不住了,连忙带人上前,对张越道:“侍中,请上座!”    然后就拦在了蔡谊身前,像宣誓主权一般,微微瞪目。    韩诗学派,乃是儒门诸派中,唯一一个曾在学术领域,击败过公羊学派的存在!    韩诗学派的创始人韩婴,更是唯一一个在正面辩论中辩倒了董仲舒的大儒!    对于祂,公羊学派从来不敢掉以轻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