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五五章 诵经和尚  (第2/2页)
   虞夏又看了眼灵堂布置,以及董家特意找人扎的纸人纸马,都没有太大的问题,又加上从山上寺里请来念经送灵的和尚也已经到了,虞夏便没再多留。    “那我正月十九申时再来,咱们在太阳落山之时准时为老太爷下葬。”    董大少爷送虞夏出去,和尚们已经由董老爷招呼着坐在蒲团上拿出了焚烧的经文还有念经用的木鱼。    “怎么董家办丧事找了个乳臭未干的小丫头当堂口师傅。”    说话的是个小和尚,也就十二三岁的模样,因为天资聪颖,这次特意让师父慧照法师带了过来。    小和尚现在被全寺宠着,正是自高自大的时候,看到董家对一个比自己还小的小丫头这么气,顿时就觉得不服气了。    慧照法师低头焚经,语气无喜无怒。    “静心念经,莫为红尘虚名所累。”    小和尚扁了扁嘴,老老实实低头念经。    董家请的和尚是城外连砀山上出云观的得道高僧,在襄州拥有大批信徒。    襄州的人没有佛道江湖玄门之分的想法,在他们眼里,这些都是高人,所以他们都信。    况且,为逝者诵经这种事,的确更适合和尚来,而风水点穴,却是需要风水先生了。    所以请和尚诵经超度,请风水先生相地立坟,这种看似不伦不类的搭配,在襄州却十分理所当然。    虞夏也乐得轻松,这几日就在栈修炼画符,偶尔跟空下来的白贞茜等人出去游赏一下本土风情,有柳无之当向导,倒是省了许多麻烦。    年是在喜来栈过的。    大年三十掌柜的把店小二们都放回了家里,自己留在栈陪着仅剩下的几个人。    王祎也在早几日的时候搬进了这里,一来是同虞夏他们在一处比较方便,二来是因为许多栈过年期间都关门不待了。    谁都有父母家人,这样团圆的时刻,谁都归心似箭。    虞夏跟白贞茜坐在一处,边上是程不迟、王祎王仲庠、郭通和泠无风,还有一个不请自来的柳无之。    几人坐在一桌,桌上摆了满满一桌丰盛的饭菜,    “掌柜的,是不是因为我们你才没办法回家过年的?”    掌柜的给他们温了酒,听见虞夏问话,笑呵呵的回答:“我父母双亲走得早,早年有个妻子,跟我闹了和离去庵里当姑子去了,我这无儿无女的,回家也是冷灶冷铺,不如待在栈,人多一点还热闹。”    众人一听,立马让出一个座位。    “既然都没办法跟亲人一块儿过年,索性就跟我们一起吧!”    掌柜的推拒不过,满面笑容地坐了下来,还把头转过去悄悄抹了抹泪。    “你们在这儿住了这么久,我知道你们都是受人尊敬的高人,没想到竟有如此一副热心肠,倒是叫我闹了笑话了。”    掌柜的眼中依然闪着泪光,他沉沉地叹了口气,举起面前的酒杯,就一饮而尽。    其他人相互看了一眼,也端起了面前的杯子,仰头喝下。    气氛立刻就热烈了起来。    酒酣之时,从二楼走下来一个橙衣少年,闷着一张脸,兴致不是很高昂的样子。    掌柜的立刻就要站起来招呼,谁知道那少年径直走到了桌边。    “大过年的,你们介意多一副碗筷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