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_第36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1节 (第3/5页)

华和蒋介石都乐了,宋美龄正好回来,看到他们的样子,便好奇的问,庄继华便把他们刚才商议的办法告诉她,宋美龄也忍不住乐了。

    “师母,梅老爷子还在武汉吗?待会我好去看他老人家,这些年他也辛苦了。”庄继华叹口气,这些年他买设备大部分都是通过梅老爷子,老爷子也是他在美国公司的全权委托人。

    “你回来晚了,他们去重庆了。”宋美龄提起这事就很高兴,梅老爷子这次回来终于接受了她的婚姻,也大姐也有了好脸色,宋氏三姐妹一起陪着老爷子在武汉周围转了两圈,三姐妹的关系也因此改善了很多,后来宋霭龄就陪他去了重庆。

    “哦。”庄继华失望之色溢于言表,当年决策回国还是老爷子帮他下的决心,他对这位老爷子他非常敬佩。

    “文革,老爷子对你可是赞不绝口,他在美国整天为你担心,直到你拿下云南,他才完全放心。”宋美龄面带微笑:“你放心,有机会的,他这次会在国内待很长时间。”说到这里她又忍不住乐了:“不过梅悠兰这丫头可倒霉了,管她的人到了,她再也不能到处跑了。”

    想起梅悠兰愁眉苦脸又毫无办法的样子,庄继华也忍不住乐了。三个人说了会闲话,唐纵进来报告,蒋百里和林蔚到了,宋美龄知道他们有军情要商议,立刻告辞离开。

    蒋百里和林蔚就在附近,他们最先赶到,不久何应钦和白崇禧也到了,陈诚是最后到的。等人到齐了,蒋介石让庄继华把他获得的情报宣读一遍。

    “这份情报绝对可靠,另外,请诸位保密,”蒋介石没等他们发出疑问便首先肯定了情报的真实性,随后又用严厉语气警告道:“这份情报仅限你们知道,禁止外传,日本人在武汉徐州都有间谍在活动,黄浚的前车之鉴,不可不吸取。”

    何应钦等人都点点头,这几年泄密的事时有发生,南京上海北平时有高官叛变的消息传来,谁也不能保证今天还在政府的人,明天会不会出现在日本人的政府内。

    但怎样化解这样一场前所未见的攻势呢?房间里一时陷入沉默。

    而在同城的另一边,长江局内周恩来的办公室内,李克农正向周恩来汇报他收集的情况。

    “我们通过几个渠道查证了,他们得到的情报是华北日军还在休整,日军从本土调来的部队陆续在天津上岸。石家庄的日军有增加,保定沧州的日军还没有任何变化。不过庄继华今天秘密飞回武汉,随即就去了蒋介石的的行辕,这说明这个情报不是军统或者中统搞到的,而是五战区搞到的,可我们始终没明白,庄继华是怎么搞到这份情报的,这应该是绝密情报。”李克农皱起眉头,一天之内,他启动数个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的情报员查证,可他们都不知道日军有对冀中进攻的计划。

    “这不奇怪,庄继华本人就是情报高手,”周en来抱着手臂,中央的回电上午就到了,中央表示他们也没有这方面的情报,要求他们继续查证,另外却提出了个有意思的建议,希望他们能通过这事与五战区形成情报交流。周en来思索片刻说:“刀锋联系上没有?看来只有通过他了。”

    “还没有消息来。”李克农忧虑的答道,刀锋是谁,周en来没说,说来当初在上海也听说过红队的刀锋,不过他属于陈赓那条线的人,身份神秘,连顾顺章都不知道,党内只有陈赓和周恩来知道他的情况,不过既然放出去这么长时间,有没有变质还需要证明,即便情况紧急,也需要一定的甄别步骤。这样急切的找他,有没有后患还不知道。

    周en来锐利的目光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放心吧,刀锋不会变的,而且也不会出什么事。”

    既然周恩来这样说,李克农就没什么好怀疑的了,现在一切都放在徐州了,那是唯一的希望了。

    “恩来,”王明拿着份文件推开门,看见李克农在内稍稍楞了下,还是走进来了,李克农立刻向周en来告辞。王明等他出去后,皱眉说:“李克农这两天在忙什么,神神秘秘的。”

    周en来微微一笑,没接这个话题,而是问道:“王书记,您有什么事吗?”

    “这是我写的一篇文章….”王明热切的说。

    “以五战区的实力可以抵挡二十五到三十万日军的进攻,”白崇禧说:“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