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流_第29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8节 (第1/3页)

    高宗神情复杂地盯着李显看了好一阵子之后,这才声线平淡地叫了起,但并未似往常那般赐座,而是任由李显站立在殿中,这显然不是甚好兆头来着。

    “儿臣谢父皇隆恩。”

    李显来前便知晓此行必不会好过,自不会因高宗的态度有变而作色,恭谨地谢了恩之后,便即从容地站直了身子,眼神清澈而又淡定,并无一丝一毫的慌张在内。

    “显儿近来少到宫中,想来是忙得很么,就不是都在忙些甚,且说来与娘听听可成?”

    李显行礼方毕,武后便已开了口,语气虽平淡,却有股子隐隐的森然之意在其中。

    “回母后的话,此际正值春耕农忙之时,儿臣去岁奉父皇旨意,行推广海外粮种之事宜,自不敢稍有怠慢,疏于请安,实孩儿之罪也,还请母后海涵则个。”

    李显自是明白武后此问背后的用心何在,但却并不惊惶,言语恭谦地回答道。

    “哦?如此说来显儿还真是一心为民喽?”

    武后并不知晓诸州弹劾之事已然被李显所知,这一听李显钻进了自个儿在言语中暗设的圈套,嘴角边不由地露出了丝得意的微笑,只是很淡,淡得几乎难以察觉。

    “母后过誉了,儿臣只是行本分事罢了,实当不得母后谬奖。”

    李显观颜察色的能耐强得很,武后那丝自得的笑意虽是极淡,可李显却是一眼便看了出来,心底里的怒火瞬间便涌了起来,好在城府深,倒也不致带到脸上上,只是不动声色地谦逊了一句道。

    “本分?尔还知道本分?哼,来人,宣!”

    武后等的显然就是李显这么句谦逊的话语,不待高宗有所表示,她已是勃然变了色,冷哼了一声,一拂袖,高声喝令了一嗓子。

    “诺!”

    武后此令一下,早有准备的司礼宦官程登高立马领着名手捧着一叠子奏本的小宦官从旁闪了出来,高声应答了一嗓子,而后伸手取过随侍宦官手中的折子,拖腔拖调地照本宣科道:“臣,潞州都督韩王李元嘉,有本上奏天听,兹有春耕专使王方明假借推广海外粮种之名,行扰民之事,臣治下涉县陈家村数十户人家因不肯种植海外粮种,与专使从人发生争执,竟被肆意殴打辱骂,数户人家因受辱不过,告至县衙,此乃法理所许之事也,却不料竟遭专使从人当众驱逐,以致数人绝望投圜,冤屈难述,事涉钦差,臣不敢专断,还请陛下主持公道!另,同州刺史刘梧亦有本章在此,弹劾春耕专使路有宁骄横无度……”

    “显儿忙的便是这么些事务么,嗯?”

    程登高的声音尖细难听至极,可武后却是享受得很,嘴角边的笑意愈发浓了几分,一待程登高将五本奏折宣完,便有些个迫不及待地开始发难了。

    “母后明鉴,孩儿确是派出了不少春耕之专使,以此督促春耕事宜,所有行程皆有备案在,确不曾听闻有如五州之事,儿臣以为内里必有蹊跷,究竟如何,终归须得调查清楚方可明辨是非,所谓偏听则暗,不外如是耳。”

    李显来大明宫之前,便已谋定了应对之策略,自是不会因骤然遭弹劾而惊惶莫名,面对着武后的发难,李显并无一丝一毫的激动神色,只是语气平淡地解释道。

    “好一个偏听则暗,按尔这般说法,五州刺史都是在信口开河不成?”

    武后今日大聚诸般宰辅,又将高宗都拽了出来,根本之目的便是要一举拿下李显,又怎肯让李显随便几句解释便混将过去,这便面色一沉,声线冷厉地喝问了起来。

    “是非曲直自有公道,儿臣不敢妄言五州刺史皆在欺君,然,其中必然有乖谬所在,须得彻查方可明辨是非,儿臣恳请父皇下诏,彻查此事,若是儿臣之责,儿臣不敢自辩,若是查无实据,五州刺史该负何责,那就依律治之!”

    尽管尚未收到“鸣镝”那头传来的正式调查结果,可对于派出去的专使,李显却有着足够的信心,在他看来,无论是王方明又或是路有宁,皆属谨慎之辈,行事或许难做到完美无缺,却也不可能出现如此大的差错,值此时分,李显自是不肯低头服罪,也不管武后的脸色有多冷厉,双眼紧盯着高宗,昂然请旨道。

    “这个……,唔,自是该得查上一查才好。”

    高宗先前阅读五州刺史弹章之际,心中对李显的不满可是浓得很,可此时一听李显如此说法,却又不免起了疑虑,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出言同意了李显彻查的请求。

    “陛下圣明,老臣也以为其中恐有蹊跷,愿请旨为之,恳请陛下、娘娘圣裁。”

    高宗话音刚落,高智周便已从旁闪了出来,自告奋勇地要出面调查此案。

    “陛下,老臣以为高相素来公正廉洁,由其出面总掌查案事宜,当可无虞也。”

    高智周这么一出头,贾朝隐立马便站出来附和了一把,配合得可谓是极之默契。

    “陛下,高相年高德昭,素有清名,由其总揽彻查一事,老臣以为甚善。”

    贾朝隐话音刚落,越王李贞也从旁闪了出来,同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