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流_第27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4节 (第4/4页)

羊罢了,真正令其担心的是他自个儿在青史上的名声,不为别的,屠杀灾民换来的只能是一昏君之评价,高宗可不想自己的一世英名就这么给毁了去,此时一听灾民已散尽,当真是又惊又喜,心情激荡之下,竟已是霍然而立,满脸惊喜之色地追问道。

    “千真万确,灾民已退尽,太子殿下请出了‘邓记商号’的大掌柜,答应给灾民们放粮,并承诺直放至雨来之时,灾民们便就此散了去,如今南大街上已是再无一灾民了。”

    眼瞅着高宗激动若此,那名小宦官自是不敢有丝毫的耽搁,紧赶着将事情的前后经过简述了一番。

    “好,好,好啊,这个邓大掌柜倒真是好手段,朕也曾耳闻其人仗义疏财之名,不错,不错,我大唐若是多几个邓大掌柜,朕也就能省心了许多!”

    悬在头顶上的那顶“昏君”帽子总算是没落将下来,高宗的心可就安稳了许多,夸奖其邓诚来,自是不吝美誉。

    “陛下圣明,此天助我大唐也!”

    “是啊,是啊,陛下圣德,方使天下英雄归心,此乃我大唐兴盛之明兆也!”

    “确是如此,陛下圣德广泽天下,是以方有贤德为助也,当真可喜可贺啊。”

    ……

    听得灾民潮散了去,一众大臣们本就欣喜得很,此时见高宗心情大好,自是乐得随声附和上一番,一连串的马屁与高帽子就这么顺顺当当地全都出了笼,直听得高宗喜笑颜开不已,捋着长须的手都因激动而微微颤抖了起来。

    “儿臣见过父皇、母后。”

    就在一众大臣们谀词如潮之际,汗透重衣的李显已是大步行进了后园之中,疾步走到了亭中,朝着高宗与武后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大礼。

    “显儿不必多礼,平身罢,此番事情做得不错,朕甚是满意。”

    高宗心情大好之际,本就看啥都顺眼,更别说他原就很是欣赏李显的才干,此时见李显热出了一身的大汗,心中爱怜之意自是大起了,这便笑呵呵地给出了甚高的评价。

    “谢父皇夸奖,此番事能遂平,全赖父皇洪恩,又有着‘邓记商号’邓大掌柜这等豪杰之人帮衬,儿臣不过跑跑腿罢,实不敢自居其功。”

    面对着高宗的高评价,李显表现得很谨慎,丝毫没有居功自傲的意思,恭谦地躬身行了个大礼,毫不犹豫地将功劳全都推了个干净。

    “显儿过谦了,此事朕心中有数,知人善任,有功不傲,实君子之道也,朕心甚喜焉,说罢,要朕如何赏赐于尔。”

    高宗对李显的谦逊态度极为的满意,笑容满面地伸手捋了捋胸前的长须,开出了个令一众臣工们都觉得有些匪夷所思的赏格。

    一听高宗此言,群臣们登时便为之愕然不已,自古以来,哪有任由人挑的赏赐之说,高宗此举显然是有悖于常理武后,当然了,愕然归愕然,诸臣工们也不敢胡乱谏言,打搅了高宗的兴头倒是小事,被李显这个手段高明的太子惦记上了,那可不是啥好玩的事儿,于是乎,诸臣工们面面相觑之余,也全都装起了木头人,此等情形一出,武后可就有些子急了,只是当着众朝臣的面,她却也不愿亲自跳出来唱反调,无奈之下,只能是飞快地朝着贾朝隐使了个眼神。

    “启禀陛下,灾民如今虽是暂退,可灾情却依旧存在,若无后续手段,事情怕是依旧有变,微臣以为尚不到庆功封赏之时,还望陛下明断。”

    眼瞅着武后又要拿自个儿当枪使,贾朝隐心里头当真比吃了黄连还苦,可也没得奈何,只能是硬着头皮从旁闪了出来,一派忧心忡忡状地出言打岔道。

    “陛下,贾爱卿所言不无道理,大灾之事终须得慎重应对才是,所谓一事不烦二注,显儿先前自言能应对得早请,那此事也就交由显儿去做好了。”

    有了贾朝隐的打岔,武后自也就有了顺水推舟的机会,这一张口之下,便再次毫不客气地将重担尽皆压到了李显的肩头之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