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流_第27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0节 (第2/3页)

再次病倒了去,这才会在处理完公务后,急赶来乾元殿,为的便是便是督促高宗用些膳食,倒也不止是亲情关切的缘故,更多的则是政治之需要,只因武后此时尚不能完全主导朝局,还需要扛着高宗这面大旗,若高宗就此倒下的话,武后前头数十年的努力只怕都得付诸流水了的。

    “唉,媚娘啊,朕是实在吃不下啊,一想起城中如许多的灾民食不果腹,朕怎能吃得下?”

    高宗不理政那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故,可心中还是有着社稷在,这会儿的感慨确是出自真心无疑。

    “陛下且放宽心,臣妾已下令从江南调粮,过些日子也就该到了,陛下还是先用膳罢。”

    一听得高宗提起眼下的灾情,武后心中立马便滚过了一丝无力感,不是她不尽心,而是已然想尽了所能想到的办法,奈何此番灾情来势太汹,受灾面积又广,朝廷这会儿也是苦困得紧,再要赈灾的话,怕是连官吏的禄米都发不出了,到了此时,武后也只能是用虚言来哄骗一下高宗了,原因无它,江南的粮米倒确是已收了上来,可从江南运粮到河南、河北所需的时日至少也得一个半月,真到那时,只怕灾民也都死得差不多了。

    “能如此最好,奈何远水又怎能救得了近渴,朕实在是心难安啊。”

    武后倒是说得信心满满,可高宗毕竟为帝多年,却不是那么好蒙的,只一听便知武后这不过是安慰之言罢了,压根儿当不得真,心中的不安不单不曾消减,反倒是更为忧虑了几分。

    “启禀陛下、娘娘,太子殿下来了。”

    眼瞅着高宗如此忧虑,武后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劝慰才是,正自头疼之际,却见程登高急匆匆地从屏风后头转了出来,疾步走到近前,一躬身,紧赶着出言禀报了一句道。

    “陛下龙体欠佳,且让他先回罢。”

    武后这会儿正自心烦,自是不愿见到李显这个时不时让其心堵的儿子,也不等高宗发话,眉头一皱,已是没甚好声气地挥手喝斥道。

    “诺!”

    一见武后神情不愉,程登高哪敢再多耽搁,忙不迭地应了声诺,人便要紧赶着退将出去。

    “慢着,显儿既然来了,就见上一见好了。”

    高宗此时心情正差,原本也无心接见李显,然则转念一想,却又觉得李显或许真能解决得了朝廷眼下的困境也说不定,毕竟当年关中大旱之际,便是李显出面挽救了危局,有鉴于此,高宗自也就不理会武后已然下了决断这一事实,手一招,沉着声地喝了一嗓子。

    “诺。”

    一听高宗的意见与武后完全相左,程登高不由地便是一愣,偷眼看了看武后的脸色,见武后并无甚旁的表示,这才紧赶着应答了一声,急匆匆地退了出去,不多会,便已陪着李显再次转了回来。

    “儿臣叩见父皇、母后。”

    一见到高宗与武后并肩坐在几子后头,李显自是不敢有所失礼,忙疾走数步,抢到了近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大礼。

    “免了,免了,来人,给太子看座!”

    高宗如今已是将解决灾情的一线希望都寄托在了李显身上,自是分外和蔼得紧,一迭声地叫了起。

    “儿臣谢父皇隆恩。”

    李显一丝不苟地行完了大礼,逊谢了一声,而后方才斜坐在了一众宦官们搬来的锦墩子上,作出一副恭听训示之恭谦状。

    “显儿如此急地寻朕,可是有甚要事么?”

    对于李显的恭谦之态度,高宗显然甚是满意,笑容可掬地捋了捋胸前的长须,温和地出言问了一句道。

    “回父皇的话,儿臣近日偶得了些佳物,不敢独享,特设一宴,若是父皇、母后能赏光一行,那便孩儿之荣幸了。”

    李显略一躬身,拱手应答了一句,言语间满是诚恳之意。

    “这……”

    高宗原本指望着李显能为灾情一事出谋划策,可一听李显的来意竟然是邀宴,不由地便是一愣,一时间还真不是该说啥才是了。

    “糊涂!没见这东都城里已满是灾民,你父皇为此食不下咽,可你倒好,竟有心大宴,若是传扬了出去,叫天下人如何看我天家,嗯?”

    武后本就看李显甚是不顺眼,这会儿正因着救灾无力而心烦,再一看高宗的反应也颇有不喜之意在内,自以为是抓住了攻讦李显的良机,自是不肯放过,这便脸一板,毫不客气地出言呵斥道。

    “母后教训得是,然则孩儿设此宴正是为了救灾之大事,还请父皇、母后能拨冗一行,必当能有所得。”

    李显乃是有备而来的,自不会因武后的臭脸而动怒,只是温和地笑着,先是致歉了一句,紧接着便道出了真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