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流_第22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5节 (第2/4页)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迟战还真不若早战来得强。

    “二哥所言甚是,小弟别无异议,愿为二哥决胜沙场,请二哥明示行止。”

    噶尔?赞婆乃是精明之辈,自是听得懂其兄长话里的惆怅之所在,也就不再固持己见,而是面色肃然地请起了战来。

    “二哥(大相),您就下令罢,我等愿与唐寇决死一战!”

    在场诸将大半是噶尔家族之人,剩下的也尽皆是死忠于噶尔家族的将领,一待明了了形势的严峻性之后,也全都叫嚷着请战不已,群情激奋之下,士气陡然间高涨到了个顶峰。

    “好,诸公能有此心,此战我军必胜无疑!”

    说一千,道一万,噶尔?钦陵摆了半天的谱,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那便是鼓起诸将们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这一见目的已是达成,自是不会再故弄旁的玄虚,这便霍然而起,豪气十足地一抖左手,将搁在几子边的大幅地图甩了开来,右手极之有力地往地图上一点,眼神烁然地环视了一下诸将,语气激昂地开口道:“诸公,某已有了胜算计,决战之地便在于此!”

    “啊……”

    “嘶……”

    “这……”

    ……

    一众将领们的目光顺着噶尔?钦陵的手指看了过去,一见那地方的表示,全都不由自主地倒吸了口凉气……

    第五百一十六章伏牛川之战(一)

    “伏牛川?二哥,这怕是不妥罢?”

    一见到噶尔?钦陵所指的方位,诸将们尽皆哗然了起来,只因那地儿正是伏俟城的南大门伏牛川,一旦有失,无险可守的伏俟城又怎能挡得住唐军的兵锋,真要是丢了伏俟城这个吐谷浑的心脏之城,那后果可就不堪了去的,不说诸将们无法接受,便是素来沉稳过人的噶尔?赞婆也为之讶然不已,不得不紧赶着出言劝说了一句道。

    “是啊,二哥,伏牛川远在后方,唐寇却只在边境三十里许游荡,要诱其深入恐非易事,且真要是敌军大举攻陷伏牛川,以伏俟城为据,横扫四方,则我军恐难应敌矣,还请二哥三思。”

    噶尔?悉多同样也不赞成拿伏俟城来冒险,只因如今的吐蕃军力已是大不如前,真要是伏俟城这个中心要地被唐军攻克,吐蕃军要想夺回实在是难于登天,至于想要重演当年大非川之壮举,那压根儿就没半点的可能性。

    “大相三思啊。”

    “大相,值此国难之际,实不可轻易涉险,倘若有失,恐有朝中奸佞起风浪,不得不慎啊。”

    “大相,那李贺兵少,我军众,何须如此行险,只消碾压了去,不怕其不败,末将愿请命为先锋,恳请大相恩准!”

    ……

    连番败绩之后,吐蕃诸将早已没了当初横扫天下的雄心,大多都只想着稳守为胜,对于噶尔?钦陵这等明显是孤注一掷的算路尽皆心有畏惧,这便纷纷出言劝说了起来。

    “某意已决,诸公不必多言,此处有锦囊数枚,各领了去,回营后密启之,依内里计划行事,不得有误!”

    噶尔?钦陵主意已决,自不会再听诸将们的所谓忠言,这便面色一肃,一压手,止住了诸将们的喧哗,大袖一抖,数只锦囊已落在了身前的几子上,口中强硬无比地下令道。

    “诺!”

    一众人等见噶尔?钦陵如此说法,自是不敢再劝,各自行上前去,取过了写着自己名讳的锦囊,纷纷告辞出了房,自去安排调兵点将事宜不提。

    “二哥,时局如此艰难,当得稳守为妥,您……”

    诸将虽皆满心疑惑,可碍于噶尔?钦陵素日的威严,却也无人敢提出质疑,可噶尔?赞婆却是实在放心不下,跟着众人出了房后,寻了个由头又转了回来,满脸愁容地望着自家兄长,斟酌了下语气,慎之又慎地试图再次进谏上一番。

    “三弟无须再说,尔之顾忌为兄何尝不知,唉,若是真能稳守,为兄又何尝不愿哉。”噶尔?钦陵面带苦色地摆了摆手,止住了其弟之言,长叹了口气道:“三弟有所不知,此番赞普新丧,某急赶回逻些,总算是及时止住了那群蠢货大办丧事之举,只是迁延了一日,消息恐有走漏,为兄虽已多方设法,却难保此消息不被唐寇探知,唔,那李贺部前来扰边,或许便是试探之用心,值此微妙时分,唯有一场大胜方可遏制李显小儿的狼子野心,若能使其因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