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8节 (第3/5页)
,匆匆地扫了一番,心里头的怒意便不禁泛了起来——李耀东奉李显之命亲赴临洮主持锁定“黑风盗”之大局,已顺利地跟沙万里这个内应联系上了,不仅对孙全福等人之行踪有了足够的了解,更意外地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那便是孙全福利用乞颜部落的全族尽灭一事做文章,已成功地说服了河西南部最大之部落——党项房当部落头人房当孤峰,由其出面召集河西南部诸州各大小部落头人聚议,将于四月二十八日在临洮商定成立河西部落大联盟一事,试图联合起来以防备李显的百族归流之计划。 “此事非同小可,殿下须得小心应对才是。” 一听李显语气不善,张柬之唯恐李显杀性大发,忙谨慎地出言进谏了一句道。 “嗯,此中别有蹊跷,若是凭区区一个孙全福,断无此能耐,此必是宫里那位出的馊主意无疑,哼,为一己之私利,竟置社稷大事于不顾,当真混帐一个!” 李显只一思索,便已从此事中嗅出了武后插手其中的味道,心里头的火气“噌”地便窜了上来,忍不住气恼地骂了一嗓子,只是骂归骂,对该如何解决此事却是半点帮助全无,大感棘手之下,不由地便陷入了沉思之中…… 第四百五十六章部族大联盟(中) 事情实在是非一般的棘手,无论是“黑风盗”为患河西一事,还是各族欲成立部族大联盟一事,都不是件能轻忽了去的事儿,更遑论这两者眼下已是搅合在了一起,登时便令河西原本就错综复杂的情形更纷乱了几分,处置起来若是稍有闪失,河西刚有些起色的治理工作立马便要陷入崩盘的危险之中,纵使强如李显,也一样颇感棘手万分的。 直接出兵镇压显然不行,要知道河西南部的各部族之众远多于北部地区,各部族加起来的总人数多达四十余万,比之北部诸族整整多了两倍还有余,别说这会儿因时间仓促之故,李显已是绝无可能调集全河西之兵去围剿各部族,纵使能全军尽至,李显也一样不敢轻易出手,倒不是怕会败给各族之联军,实际上,以唐军的强大,击溃各部落联军倒是不难,可要想将诸部族一网打尽却几乎就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旦溃散之各部落尽反,要想平灭之,没个三年五载的苦战与围剿,休想办得到,而李显显然没那么多的时间去如此这般地胡乱折腾——无论是从西征吐蕃的方略出发,还是联系到朝局的可能之变化,李显真正能放手经略河西的时间最多不过五年罢了,真要是战火四起,那又如何谈得上建设全河西之军政,这等情形显然与李显来河西的初衷不合。 静观其变更是不可取——李显预定的河西建设方略便是先试点改造难度稍小的河西北部,而后以河西北部改造成功的胜势来诱惑并逼迫南部诸部落就范,而此际北部诸部落的改造方才走出了第一步,远远不到大功告成之时,按李显最乐观的估计,河西北部诸部落的经济大改造最快也得明年此时方能看到些端倪,毕竟无论是农耕还是工坊的建设乃至商业的流通,都需要时间来积累,并非立竿而能见影之事,倘若对部族大联盟之事置之不理,没等北部诸部落的改造见到效益,整个河西怕都已是乱成了一锅粥——李显可没天真到会以为孙全福折腾出部族大联盟这么个玩意儿是真的在为河西各部族之利益考虑,在李显看来,其之所为左右不过是要借此名义煽动诸部族与河西官府死扛到底,进而将河西的一塘水彻底搅浑罢了,倘若李显不能做出正确的应对,可想而见这个大联盟必将成为河西的一颗大毒瘤,在武后的操控下,随时都可能爆发上一把,从而将整个河西拖进烂泥塘之中,这个险,李显不想也不敢去冒。 打又打不得,等也耗不起,纵使李显智算过人,面对着这等棘手之局势,也有着种老虎吃天,无从下嘴的郁闷感,寻思来寻思去,唯觉分而化之一道或许能有些成事之可能,只是李显对此却又有些子踌躇不定,概因李显目下所能控制的南方部落仅仅只有几个小得不起眼的小部落而已,靠这么几个小部落头人显然没有能力去执行分化部落大联盟的计划,为此,李显与张柬之反复商议了几回之后,不得不作出了明暗两手的准备,一方面就近调集各路大军,以备应变,另一方面则急召拓跋山野与慕容文博二人赶赴兰州,共商对策。 “末将(草民)参见殿下!” 李显有召,纵使不明其意,拓跋山野与慕容文博都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连赶了四天的路,从河州一路不停地疾奔到了兰州城中,方才进了城,连大气都尚未歇上一口,便即被紧急招进了英王府中,待得进了书房,一见到高坐在上首的李显,二人自不敢有所失礼,忙不迭地各自抢上前去,恭谨万分地见了礼。 “不必多礼,都平身罢。” 李显对拓跋山野之大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