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流_第17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7节 (第2/4页)

,李显实在是有些子哭笑不得,无奈之下,也只好装成没听懂,略有些子尴尬地搓了搓手,大步走到上首的几子后头端坐了下来。

    “禀殿下,刺史衙门已发出了公文,全城戒严,四门紧闭,禁止出入,以缉拿吐蕃余孽,移文殿下,请求城西大营出兵协助。”张柬之就是个冷性子,为人又认真无比,无论是说笑话还是说正事,腔调几乎都是一样的,这一头李显方才坐下,他已是不紧不慢地将最要紧的事情先行禀报了出来。

    “哦?”一听此言,李显不由地便是一愣,眼珠子转了转之后,突地笑了起来道:“先生,依您看来,刘祎之这小子葫芦里卖的是甚药来着?”

    “不好说,那得看越王府那头有甚想头了,退而自保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然,不到最后关头,也难言结果。”

    张柬之在行事上果敢狠辣,可在推断上却从来都是小心求证,在没有确切把握之前,从来不会将话完全说死。

    “越王么?那头老狐狸的手也未免伸得太长了些,孤倒是不介意帮其缩短上一些的。”

    对越王其人,李显素来是警惕得很,若是可能的话,李显是很乐意送这位王叔去阎王殿里喝喝茶的,之所以这一向以来没跟越王一系发生直接的冲突,左右不过是在等待时机罢了,只因李显很清楚越王是何等样人,要对付其,就必须一击必杀,不给其有丝毫的回旋余地,若不然,极有可能遭其反噬,不过么,话又说回来了,河西乃是李显的禁脔,断然容不得有他人来分上一杯羹,倘若越王真打算在河西搅风搅雨的话,李显自不可能有所退让,该铁血的时候,李显自也不会有丝毫的手软。

    “河西之地终归是朝廷的河西,有越王府的人在,说起来也不完全是件坏事。”

    对于越王一系的作用,张柬之显然有着不同的看法,此际见李显又动了杀心,却是颇不以为然,这便从旁提点了一句道。

    “唔,先生教训的是,是孤想偏了!”

    李显多精明的个人,张柬之只是微微一提点,李显立马便会意到了其中的关窍所在,自也就不再固持己见,哈哈一笑,摊了下手,很是干脆地认了错。

    “殿下英明!”

    能辅佐这么位聪颖之主,张柬之自是满意得很,极之难得地称颂了李显一句,反倒令李显颇有些子意外的讶异,一时间都忘了要说些甚子……

    第四百一十五章纷纷退让(中)

    咸亨三年十一月初三,今冬的第一场大雪终于纷纷洒洒地落了下来,一夜之间,便将整座兰州城染成了一片茫茫的雪白,银装素裹之下,别有一番的妖娆,只是偌大的兰州城中,却并无多少人有心去欣赏这等美景,只因持续了五日的全城大搜依旧没见消停,满城一片紧张的肃杀之气,谁也不清楚这等紧张究竟要持续到何时,也不清楚这等肃杀是否会落到自家的头上,于是乎,谣言漫天飞舞中,整个兰州城都处在了崩溃前的动荡之中,若不是一队队衣甲鲜亮的大唐官兵在街头弹压着,真不晓得兰州城会乱成何等之德性。

    “禀殿下,兰州刺史刘大人已在府门外求见。”

    乱,还是乱,这都五天了,还在乱!李显虽足不出户,可城中的乱象如何却是一清二楚的,眼瞅着五天的期限已将至,而刘祎之却始终没见收手,更不曾上门低头,李显的心火不免窜了上来,他可没打算让兰州这座河西重镇变成座恐慌之城,在李显眼中,相比于兰州的重要性,刘祎之的小命不过是蝼蚁般的玩意儿,压根儿就不值得一提,正寻思着是不是该给刘祎之来上个狠的之际,高邈就带来了刘祎之已到了府门外的消息。

    “传!”

    一听刘祎之已到,李显倒也没甚旁的言语,只是冰冷地吐出了一个字来。

    “诺!”

    眼瞅着李显气色不好,高邈自不敢多言,紧赶着应答了一声之后,急匆匆地便退出了书房,不数刻,便已陪着一身整齐官袍的刘祎之从屏风后头转了出来。

    “下官参见殿下!”

    一见到李显板着脸庞端坐在上首,面色肃杀无比,刘祎之自不敢怠慢了去,忙不迭地抢上前去,恭谨万分地行礼问安道。

    “免了。”

    李显冰冷地扫了刘祎之一眼,既不看座,更不曾吩咐下人上茶,只是淡淡地吭了一声,浑然没给刘祎之留半点的情面。

    “谢殿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