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七六章 唇亡齿寒 (第2/2页)
萧百发反问道:“宋国东西两京亦沦陷,宗庙之地被贼人所拒,难道就不是国了?” “无礼,我大宋陛下继位于南京(应天府),迁宗庙于临安行在,大军操练,迟早会光复两京。” “原来贵国还有意北伐,光复两京,甚好。” 萧百发笑道:“巧得很,金贼入寇,我大辽退守云内州,亦迁宗庙与阴山之下,亦准备光复五京。” “宗庙?辽国帝系断了根脉,已无人祭祀。国之大事,在戎再祀,契丹徒有残部,焉能称之为国?” “我大辽蜀国公主乃是先帝之女,正欲登基复国,讨伐金贼,收复故土。” “女子焉能为帝?” 萧百发早有应对之词:“女子为何不能称帝?中原曾有武瞾身为女子而等九五之尊,早有先例。 何况蜀国公主乃先帝之女,大辽皇族正统,百姓心之所向,登基复国有何不可?” “武瞾篡权,牝鸡司晨,焉能为先例?” “武瞾是篡权,然我国公主却是承继父位,而且臣民拥戴,乃是正统。” 萧百发道:“实不相瞒,本使此番前来,就是为了依照宋辽《澶渊之盟》,前来告知宋国。并邀请宋国共伐金贼。” 话锋一转,出使宋国的目的变了,不是来求援的,而是来结盟的。 “共伐金国?眼下粘罕西进,契丹岌岌可危,何谈伐金?”一直沉默的秦桧出声了,宰相的话自然也代表了大宋朝廷的态度。 “粘罕西进云内州,我契丹勇士奋勇抗之,金贼无尺寸之进。本使奉公主之命前来,邀约宋军与攻金贼于云中。” 萧百发道:“如若能灭粘罕于云中,于宋辽皆有好处,至少能拖住金国主力。 届时大宋兵马便可北上,光复中原,甚至渡河收复河北,如此对两国皆有好处之事,想必贵国不会拒绝吧!” “求援就求援,竟说的如此冠冕堂皇。” “这话可不对,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已近百年,我国公主对贵国陛下这位兄长甚是爱戴尊崇。” 萧百发道:“求援倒也不假,小妹遇难,向兄长求救不是理所应当吗?” “澶渊之盟,老黄历了。” 秦桧冷哼一声:“如今,我大宋与金国有盟约在先,岂能相助你等。” “哦?宋国与金议和难道不是权宜之计?难道真要与金国约为伯侄之国?” 萧百发反问一声:“宋辽乃兄弟之国,倘若如此,岂非……金贼欺人太甚,奇耻大辱,辽国绝不答应。” 此言出口,群臣立即微微有些脸红,赵构也经不住有些尴尬。 伯侄之国,确实丢人。 萧百发正色道:“怎么会呢?想来大宋是效仿勾践的权宜之计,眼下正是良机,贵我两国可以联合抗金。 眼下我国率先与金贼交战,若宋军不出,我国恐独木难支。但中原有句古话,唇亡齿寒,倘若云中有失。 金贼南下陕西路如入无人之境,贵国耗费无数钱粮,兵卒性命,拼死收复的关中还能保得住吗? 到了那时候,黄河以北的兀术还会继续按兵不动吗?届时金贼全线出动,贵国也就成为一棵独木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