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为官_第531章 532.迂回解决问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1章 532.迂回解决问题 (第2/3页)

对此,徐清自然是知道的,毕竟作为宰相,只要他关注这件事,任何行政命令都必须经过他的手,公安部这样重要的部门,徐清自然不会放过,只是面对这些官员的所作所为,徐清并没有直接开口提醒,而是选择随波逐流,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他要把事情闹大。

    如今学生群体虽然参与了进来,但是人数还是非常的少,大部分还是大都市之中的学生参与其中了,至于小城市中的老百姓,对于这样的运动则没有什么太大的热情,这不是徐清想要看见的,大城市之中的学生在教学质量上绝对要比小城市来得好,但是他们的人数实在是太少了,光是集中在几个城市,远远不够达到影响政局的地步,而小城市虽然教学质量不高,但是学生数量多啊,如今宋朝的学生,百分之十在大城市,百分之三十在小城市,还有百分之六十则是在广大的乡村小镇之中,他们占据着学生的主体,也占据着人口的主体。

    同时相比起大城市中的老百姓,小地方的老百姓,思想更为保守,他们更加需要一些新的思想进入其中,去改变他们旧有的思维,因为这些地方虽然小,但是数量大,且分布广,汇聚着宋朝最大部分的人口,只要发动了他们,才算是真正发动了整个国家的劳动力进入工业化时代之中,而首先需要带动的便是这些学生们了。

    可是相比起大城市的学生们,他们的生活相对封闭,信息渠道也相对比较窄小,大城市听到汴京的消息,或许只需要一个礼拜,两个礼拜左右的时间,而等这些消息传到地方上的时候,或许就已经用去了一个月,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若是再偏远一点的地方,便是半年也是有可能的,如今的宋朝虽然进入了工业社会,但依旧是十分原始的工业社会,既没有通讯设备,也没有可以横跨雄山峻岭的铁轨,高架,大多数情况下还是需要依靠盘山公路来进行交流,在这种情况下,小地方的学生们自然很难接受到最新的信息。

    这也让他们很难有对发生在汴京的事情有什么真情实感,毕竟当他们知道的时候,或许汴京发生的事情已经成为了历史也说不定,在这样一座人口超过七百万,且又是首都的城市,每天发生的事情都是不停的,且都是大事,一件事情很快会被遗忘,也很快便会成为历史,这就让地方上的学生很难有参与感,这样一来,自然就很难让他们真心拥护这些杀人偿命的游行了。

    而把事情闹大,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是血气方刚的,成年人遇到捕快们驱散,或许一哄而散之后就会彻底重新变回一盘散沙,因为他们大多数并不是为理想而聚集在一起的,他们的理想,也早已经被现实的痛苦磨成了光滑的曲面,所以大多数时候都是有利则聚,无礼则散的状态,而学生不一样,他们还没有历尽千帆,心中大多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即便面对强权或许有害怕,但更多的情况下,则只会更加激起他们的怒气,而当捕快驱逐他们的时候,自然会发生一些流血事件,这是避免不了的事情。

    对此,徐清心里没有任何的不安,玩弄政治,想要胜利,总的心狠手辣,针对学生,操弄学生也是无可奈何之举,作为执政者,他不能够像那些清谈的卫道士们一样,站在道德高地上洋洋洒洒,他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尽快解决眼前的纠纷,让国家重回正轨,只要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牺牲什么人于他而言,并没有什么所谓。

    这就是徐清心中所有的想法,与以前不同,在他年轻的时候,也就是刚刚穿越过来的时候,他的心中最为惦记的始终都是百姓,即便为此得罪上官也根本无所谓,但等在宰相这个位置待久了之后,他最在乎的就开始变成这个国家了,当这个国家需要牺牲掉一部分人才可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