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7章 518.舆论的公平 (第2/3页)
有些富裕一点的学校也会专门出钱建立起一个图书馆,让孩子们课间的时候可以看一看书籍,增长见闻,娱乐身心。 这些人构成了买书的主要人群,也让书本开始真正深入了民间,在此之前,大部分老百姓是不看书的,毕竟对于他们来说,那些四书五经,还有春秋战国诸子的著作,以及历届文人留下来的典籍,诗词以及散文对于他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来说实在是太绕口了,当然这也不能怪古人。 看中国古代的文章,你可以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那就是文章越接近现代,他的用词方法便也越接近现代,而越是往古代,文章往往都是言简意赅,且生僻字非常的多,让人很难可以看懂,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写字并不像现代一样,抽出一张纸,或者是在手机里面按一按就可以打出来了,而是要刻在竹简上的,这就让文字变得十分昂贵,因为每一片竹简光是把字刻上去就需要浪费不少的时间,而这样一来,自然是字越少越好,所以为了让字越来越少,古代人就创造了很多的人,用来代替三四个字,比如说囧这个字,在古代便是光明的意思,之所以不写光明,便是因为两个字便是占篇幅了,放到现在,除了变成一个表情包之外,是没人再用这个字了。 也正是为了方便书写,所以在那个年代,古代人创造了很多这种生僻字,而随着时代的变革,纸张的出现以及普及,等到宋代的时候,文章已经开始越来越长,也正是因为如此,散文这种长篇议论文开始在宋朝大行其道,其证据便是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个都是宋朝的,这些人的大家,说的就是散文家,之所以到宋朝才大行其道,这就跟纸张的应用有着很大的关系。 顺便说一下,也正是因为纸张的普及,宋代人为了让更多的人可以看懂文章,而不是越来越追究言简意赅,也就是把文字复杂化,还专门发起了古文运动,提倡效仿古人平白直意的书写方式,而放弃使用越来越复杂的文言文方式,这场运动的领导者,便是欧阳修,而这场运动,也跟西方的文艺复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因为在当时的宋代,今文的书写方式越来越复杂,到最后甚至连许多秀才都看不懂的地步,这样一来,自然就形成了文化垄断,而当文化被垄断的时候,便代表一个黑暗时代即将来临,就像欧洲的中世纪一样,教士和贵族牢牢掌握了知识,其中高端知识则由教会掌握,在这种状况下,老百姓就是愚昧的,因为他们无法通过书籍来了解这个世界,但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接触到了知识,从而改变了世界的命运,古文运动也是如此。 他其实在做的并不是真的把古文搬运到宋代来,毕竟其实古文也特别的复杂,完全用到现在,难度根本就不比今文来的低,之所以这样做,只不过是借着古文的名号来招揽人才,从而获得话语权而已,人类总是对古老的东西充满了好奇,这也是文物之所价格如此昂贵的缘故,毕竟那是属于全人类的共同回忆,对于祖先,人类总是十分敬畏的。 文艺复兴也是如此,他也并不是真的要把古代的那些典籍拿出来教导,这其实并没有什么用,中世纪虽然非常黑暗,但其实内部也在发展,论哲学文学,其丝毫不比古代希腊来的差,说到底也只不过是借着古代的名头来对抗基督教,反对贵族而已,最主要的便是把对神的关注放到对人本身上来,在中世纪,所有的艺术都是献给神明的,而文艺复兴则让人类开始关注到了人本身,从神性到人性,这才是文艺复兴最为重要的成果。 古文运动也是如此,他让文字书写变得越来越简单,也变得越来越可以让更多的人看懂,这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