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04章 505.舆论战 (第2/3页)
渐渐变成了赵昕的幕僚,就这样,两人整整度过了十年的时间,从儿童长成了少年,一个羽扇纶巾,一个雄姿英发。 而十年的相处,也让他们的感情从一见如故变成了温故知新,尤其是在这十年的时间里,无论是赵昕的父皇还是徐安的父亲,都在不停的积极工作着,那十年对于整个宋朝来说都极为重要,可以说那十年,是整个宋朝阶级变化最为厉害的一段时间,也是社会矛盾层出不穷的一段时间,徐清和赵祯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来防范那些可能出现的威胁。 对于这一点,想必大家也都可以理解,一个固有的社会,他的阶层其实是固定的,而当这个固有的传统的社会被打破时,其必然会引发巨大的动荡,就像改革开放一样,这对于中国来说,绝对是有着十分优秀的进步意义的,但是改革开放一下子让原本占据领导阶层的工人成为了打工阶层,社会地位从主要人群变成了农民工,变成了低知识分子,这自然会引发极大的社会矛盾。 而原本那些小商贩,黑社会却在这个过程中,靠着胆大心细在这个市场经济尚还没有完善的时候发了大财,迅速成为了这个国家的资产阶级,这样的变动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无疑是十分巨大的,宋朝自然也是如此,原本占据整个宋朝最多人口的便是农民,而随着徐清推行工业化,大量的农民开始离开土地,走入城市之中从事工业生产,或者是去开矿,航海去了,乡村之中的人口减少,自然会引发乡绅、地主们的不满。 这些不满并不会自动消失,随着农村人口越来越少,这些地主、乡绅迟早也是会反抗的,而为了让社会维持起码的稳定,却是徐清必须做的,当时的宋朝远远还没有像现在这么强大,不仅仅内部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激烈,外部矛盾也十分夸张,无论是辽国还是西夏,都对富饶的宋朝虎视眈眈,只要宋朝内部出现了问题,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露出獠牙,在宋朝的身上咬下一块肉来。 那些地主们对于劳动力的流失,自然是不甘愿放弃的,毕竟这个时代可还没有研发出大型的生产工具可以让他们开着拖拉机就可以一个人承包一百亩的大农田,劳动力的短缺,自然也让整个宋朝的地主阶级出现了巨大的危机,同时粮食是一个国家的生存命脉,若是粮食不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必然是致命的打击。 这就需要朝廷去解决,无论是从外国运粮,还是修建粮仓以避免地主屯粮还是直接从海外把当地的百姓拉到本土来当农民,反正都需要让宋朝的本土结构得到稳定,不会出现突然断崖式的崩塌,这就留需要朝廷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运转,因为这些问题,只要一个解决没有到位,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 而这还仅仅是改革之中诸多问题的一个而已,除了农民进入城市,乡村缺少劳动力之外,城市之中工人数量增加所带来的社会压力同样也不小,甚至要比乡村的问题更加巨大,毕竟城市之中聚集着大量的人口,他不像乡村,即便大家想要闹事,他也是分散的,朝廷的军队可以逐个击破,要是一个工业城市发生动乱,那么将辐射周边郡县,造成巨大的损害,所以更需要朝廷去注意。 同时工人阶级的快速成长,也让这部分人的利益需要被保障,毕竟他们的人数增加速度过快,且还拥有一定的支持,不像佃户逆来顺受,他们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住进漂亮的房子,这些也都需要朝廷去解决,同时传统知识分子和新教育下的知识分子的矛盾,也需要朝廷去调和。 儒家学生下的价值观如何统一在新时代的价值观背景下,以及资本主义的崛起应该如何对待的问题,这些都是朝廷需要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