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02章 503.徐安与赵昕的往事 (第2/3页)
从工业开始变成第三产业了,也就是文化产业、金融产业、旅游产业、服务业以及科技产业,这些产业才是整个日本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日本也正是靠着这些产业,保持着发达国家的水平。 但这些第三产业,无一例外,大部分全部都是不太讲究资历的地方,这一点从中国每年跳槽人数行业比例也能够知道在制造业,跳槽的人数是非常少的,而在这些第三产业,跳槽几乎是所有员工都经历过的事情,就是因为这个环境是一个不讲资历的环境,并且一般来说,年轻人往往要比年长的人更加能干,就像打代码的it员工一样,一般都是越年轻的人越厉害,而往往四十岁以后还当it员工的人,这辈子大概也就这样了。 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这种行业的更新换代实在是太快了,今天还在用ps修图呢,明天就开始使用isv来修图了,今天还在用c 打代码呢,明天就用v 了,这就是时代的变迁,他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单是看看我们手机上装的app,基本上都是一两周就需要更新,其更新速度可见一斑,所以很多年老的人是根本不可能跟上这种更新速度的,只有年轻人才能不停的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然后再进行创造,这也是为什么年轻人在这些行业要更加厉害的原因。 但在日本,这一点很难做到,首先跳槽就很难,在日本的大公司之间,你如果要跳槽,这相当于是背叛这样严重的后果,这或许是武士道精神的传承,这直接导致日本很多年轻人不敢跳槽,背负巨大的危机。 第二个就是大公司中间按资排辈的习惯和传统根深蒂固,无论你的能力有多么的强,也必须从头开始做起,并且要按照年龄来提升工资待遇和福利,这种方式跟国企非常的相似,虽然能够让企业给人一种家的温暖,但既然是自己的家,有些事情自然就不用计较了,这或许也是如今日本商业丑闻不断的原因。 而宋朝的官僚机构,尤其是底层机构,跟国企里的员工状态几乎是抱持着同等状态的,用这样的团队去实现王安石的改革,自然是矛盾重重了,一件原本利民的事情,后来却发展到害民的程度,这是徐安一直引以为鉴的。 相比起急匆匆的改革,他更加喜欢的还是温和的改革,尤其是对于如今的宋朝来说,总的态势并不需要朝廷进行什么大刀阔斧的改革,只需要沿着如今的道路继续走下去,然后在一些边边角角上敲敲打打就可以了,在这个时候进行太过于颠覆的改革,对于这个国家只有坏处,不会有任何的好处,这是徐宁所认定的。 而徐安则不同,在他看来,如今的宋朝虽然表面上稳如泰山,发展的态势也非常的不错,可是在这个看似平稳的社会之下,动荡却掩埋再盛世繁华之下,随时都有可能爆发,而朝廷必须在危机爆发之前,率先将这些隐患给除去,而这就需要朝廷有很强大的预警能力,这就需要加强朝廷的权利,而如何让权利集中,无疑让皇帝拥有更多的权利是最为快捷的方法。 毕竟天下本就是皇帝的,若是让他掌握大权,相比起宰相来说要容易的多,毕竟宰相就算再大,文臣们也依旧能够牵制他,而皇帝的权利则可以随心所欲,通过这强大的皇权,来改变如今的社会,这就是徐安的想法,无疑是非常激进的了,就比如说新大陆的政治制度这一件事情上,两个人的意见便完全不同。 在徐宁看来,如今新大陆的制度虽然不是特别的完善,但绝对可以让他继续运行下去,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无疑是一场很好的实验,能够借由这样一个相对来说力量更加分散,人民生活更加自由的社会,来反映出入境宋朝本土的社会所遭遇到的困难,说不定便能够从这另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