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97章 498.社会的流动 (第3/3页)
躺在徐清的怀里,两行清泪缓缓落下,今夜,注定无眠了。 等到第二天,当汴京城的百姓们伴随着清晨的朝阳从床上爬起来,开始一天的工作时,赫然发现整个汴京城中都弥漫着一股热烈的讨论声,汴京城作为天下的政治中心,凡是朝廷有什么风吹草动,汴京城的百姓立刻就会议论开。 昨天朝堂之上的一番争执,到如今已然是传的满城风雨了,而今日早上,又从内城区传来徐宰相家的门口贴出了与三子断绝关系的文书,这可是惊天的大消息了,徐清如今在民间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对于首都百姓来说,就更是如此了,可以说如今的汴梁城,完全是依照徐清所设计的模样建设出来的,百姓们在此生活工作,可以说到处都能看见徐清所留下来的痕迹,再加上他在宋朝发展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你根本不可能否认他的权威,许多人甚至早已经把徐清当做神来对待了。 只要是徐清说的,许多百姓甚至都不会思考那是对的还是错的就是直接认同然后去做,这便是如今徐清在天下的影响力,是非常可怕的,且这种影响力并不仅仅限于本土和海外殖民地,即便是辽金两国,对于徐清都是非常尊重的,毕竟如今这个世界能够摆脱传统的农业时代,进入到工业时代,可以说是徐清一手开创的,尽管现在徐清也不太管理什么工业的情况了,但是他确实是第一个引路人,再加上他的行政手段,这不得不让人佩服,可以说在三国,也就是整个天下之间,只要提起徐清的名字,几乎都会带着尊称,比如说徐公,又或者是宰相之类的称号,敢直呼徐清名字的人几乎是非常少的了,这就是徐清如今在天下的地位。 而这样的人物,自然会成为老百姓口中津津乐道的人物,一方面是尊敬,另外一方面人们总是有谈论公众人物**的习惯,这一点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几乎都差不多,像徐清这样位高权重的人,当然是百姓们关注的焦点,他们虽然没有办法进入内城区,但是天下就没有不透风的墙,等有第一个人看到那封信时,传到内城区外,只需要短短一个时辰也就差不多了,等到百姓们醒来准备开始工作的时候,已然是满城皆知徐清与徐安断绝父子关系一事了。 这自然是一个大新闻了,当今首相亲笔断绝与孩子的关系,这无疑是重磅新闻了,一时之间小道消息无数,老百姓们也讨论的有模有样,而此时宋朝的报纸业也已然非常发达了,像汴京这样的一线城市,都有每日提供的报纸直接放在报亭里面贩卖,里面大多都是昨天当地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如今的报纸,凡是主要城市,几乎都有几份一天一报的大宗类报纸,所以当百姓们讨论其真伪的时候,报纸之上硕大的徐清的亲笔信便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此时的徐清或许又一次开创了一个世界第一,也就是世界上第一个把断绝书登报的人,这当然不是一个光荣的头衔,但是当百姓们真的看到这封信的时候,自然是更加震惊了,谈论也渐渐不再限制于徐清家里这档事,而是讨论起徐清为什么要断绝父子关系的原因来。 在这封信中,徐清将断绝父子关系的原因写为政见不合,为避嫌而断绝父子关系,这显然跟民间因为财产,情感等原因而断绝父子关系有着巨大的差异,毕竟对于老百姓来说,之所以要断绝父子关系,要么就是孩子不孝顺,家里长辈为了不让他继承家产,所以断绝关系,也就是切断他的遗产继承权,要么就是孩子做了什么玷污家族名声的事情,从而要开除他的族籍,以撇清关系,大致也就这么几种而已,而这差异也让百姓对宰相家的私事减少了许多的兴趣,而把更多的兴趣放在了政见不合这四个字上。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