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2章 483.李德入京 (第2/3页)
中,国际大都市自然是最能体会其中变化的地方了。 而大都市的赋税当然远远不是穷乡僻壤能够相比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昆山府人口如今加上郊区大概在三百万左右,而秦凤路的人口则是在七百万左右,若是论土地面积,那昆山府大概只有一万平方公里左右,而秦凤路则有四十万平方公里,两者之间相差四十倍,其中自然资源的差距自然也是一目了然了,可是昆山府一年的生产总值却是在五十亿贯左右,而秦凤路则是在二十七亿贯,明明人口超过一半有余,但生产总值却不过二分之一,这代表了什么,也就是说昆山府的老百姓人均生产总值是秦凤路老百姓的四倍,这是一个极为可怕的数字,即代表了如今宋朝的地区不平等,也代表了昆山府与秦凤路之间衙门收入的不同,是完全不可相提并论的。 但是就算有再多的钱,对于这样的大都市来说却是不够的,因为他们所需要建设的东西太多了,对于一座县城来说,仅仅交通而言,他们只需要建起一些像样的土路然后维护好他们就行了,西部大多数的县城也就是如此了,除了一些交通枢纽拥有铁路之外,如今铁路最集中的地方还是华北华中和华东地区,还有华南沿海,也就是如今珠三角地区而已,其余地方是很难看到的。 而大都市则不同,地铁、高速、环路、轻轨、铁路、港口,这些在昆山府都应有尽有,同时城市之中每年还要增加大量的雕塑,艺术馆,博物馆,展览馆以及为了凸显出大都市繁华所建设出来的恢弘大楼,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钱,尤其是随着生活水平的发展,生活在大都市中的老百姓已经从要活下去,变成了要活得好了,所以他们开始对医疗、教育、卫生、环境有了相应的要求。 他们需要更好的普遍医疗,需要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需要自己的孩子不用生活在污水横流的城市,这就需要大都市建立起庞大的下水道系统以及生活用水管道,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投资,还有环境,如今大都市的环境大多数都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起色,可几年前却并不是这样的,那个时候所有大城市的周围,几乎都是各种各样的工厂,有的是轻加工厂,还有的是则是重工业,每天向空气中排放着大量的滚滚浓烟,而在地上则是流淌着五颜六色的七彩污水,那个时候大都市的天空常常是灰色的,有的时候你甚至一个月都看不到蓝色的天空,绿色的植物上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层尘埃,再鲜艳的颜色只要暴露在空气之中,没过多久就会变成一件灰色的物品,整个城市都让人非常压抑。 这种状况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有一次整个昆山府陷入雾霾之中长达三个月的时间,而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光是马车相撞或者是车撞人的事故就发生了上万起,死亡人数也是超过了三千人,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雾霾将五米之外的视线全部遮挡,这样恐怖的雾霾,所造成的支气管疾病和肺病,在这三个月中总共夺走了三万人的生命,给整个昆山府所有的老百姓身上都添加了一种悲情的色彩。 在那一段时间里,几乎整个昆山府无论你走到哪里,到处都能听到亡者家人哭泣的声音,城市里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白番,让整座城市都有一种异常压抑的气氛,这种感觉无疑是让人难受的,到最后,城市里首先出现了第一批环保者,他们大多数都是科学家或者是研究者,在他们的带领下,整个昆山府成为了宋朝环境保护的源头,并且快速影响了整个长江流域,而因为这一起重大事件,朝廷也很重视,毕竟昆山府是整个宋朝最为繁华的几处大都市,那里是绝对不能出现大乱子的,再加上徐清从中推波主流,一个关于重工业厂退出大都市辖区的行政命令便开始在昆山府执行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