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为官_第479章 480.李德的经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9章 480.李德的经历 (第2/3页)

以后是不可能发生了。

    这样一来虽然会给许多天纵英才带来麻烦,但对整个国家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毕竟臣子都是通过抡论考试出来的,相互之间也可以监督,总之水平不会特别的差,但皇帝可说不准,尤其宋朝皇帝子嗣除了几代还可以之外,其余的都不怎么样,这要是出了一招昏君,类似宋徽宗那样的艺术皇帝,那整个国家也就荒废了,所以这样的制度,虽然限制了皇帝的权利,但对于国家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再说了,皇帝掌握有高级官员的任命权,所以在朝堂之上也是拥有自己势力的,所以推选出来的三位候选人中,极有可能出现皇帝的人,这样一来,等于说是让皇帝又一次掌握了政权,所以这种制度,皇帝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并不是特别削弱皇帝的权利,应该说,这种权利只是让皇帝在选择范围内,尽量去选择那些用能力的臣子而已。

    而只要皇帝做出了选择,那么这位候选人就会立刻获得宰相的地位且一切权利,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利,以及立法的一票否决权和最高建议权,并且除非到他的身体被医生检查出了状况,已经被证明不能再继续从事任何政府工作,或者被检查机构发现犯罪行动,皇帝就无权更换宰相,是的,在这个制度下,宰相相当于终身制的一个官位,只要当到这个地步,基本上就没有人能够再开除他了,这就是宰相的权势,可以说虽然只是一个官,却已然拥有了帝王一般说一不二的权利。

    毛戡鉴虽然是一个地方总督,但是他的官衔并不小,上二品,这样一个职位,皇帝是不能直接动他的,必须跟徐清这位宰相商议过后才行,而如今徐清正在政事堂中办公,作为一名宰相,虽然享有巨大的权力,可也要肩负巨大的责任,全国大小事务,只要涉及到国家根本或者百姓生命,都需要他去处理,每天几乎全部的时间都在政事堂中工作,其他宰相还能轮值,可他却不能,实在是因为他那超前的思维让他不将许多事情放给底下的人去干,深怕激化如今本就不平淡的社会,出现巨大的矛盾。

    此时的他,着实有点像当上丞相以后的诸葛亮,几乎达到了事必躬亲的程度,别人那么做,是为了不让手中的权力留给别人,是权利**的表现,而徐清和诸葛亮则不是,一个是太聪明,实在不愿意把事情交给某一个人具体负责,而另一个则是知道太多,但却没有办法说出口,只能自己去干。

    就像推动市场经济这件事情,说起来简单,就是让商人操控市场,朝廷只在背后调节,除了几大重要工程由朝廷负责之外,其余的事情全部交给市场竞争来处理,可到底应该怎么做,你让这个时代的人去做,非得搞出几次金融危机来,到时候整个宋朝都会出现下岗潮,甚至是难民潮也说不定,这让徐清怎么放心。

    给商人的权力多一点,整个市场就会由商人控制,这样一来,资本主义世界每几十年就爆发一次的金融危机必然在宋朝上演,而且商人掌握了庞大的经济财富,必然会对政治产生觊觎,进而有想要控制政府的想法,这是徐清所不容许的,在他的眼中,政府是全体国民的政府,要照顾的是全体公民的权力,而不是成为资本家们的乐园,让他们躲在政府的后头盘剥老百姓的。

    而资本家所掌握的政府就会如此,要不是后来随着苏联的建立,工人们开始找到了与资本家相对抗的工具,最后迫使资本家集团们不得不妥协,将一部分利益让给底层百姓,指不定底层的生活要惨到什么地步呢。

    这就是资本家掌控全局的坏处,他们的眼里全是利益,根本不管百姓的死活,官员之中虽然也有这样的人,但大多数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