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为官_第476章 477.进步青年的自娱自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6章 477.进步青年的自娱自乐 (第2/3页)

义革命的国家,有哪一个不是贵族世袭制的国家,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上升通道被关闭,导致拥有大量钱财和能力的人始终不能成为这个国家真正的掌权人,这就很有点像中国魏晋南北朝的时代。

    在那个时代,因为曹操的儿子曹丕听从了司马懿和陈群的建议,为了笼络世家们帮助自己稳定魏国,继而统一天下,最后便于世家的代表司马家和陈家达成协议,他统一九品中正制在魏国施行,然后世家们则以自己的支持为交换条件,自此之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时代便正式来临了。

    为什么九品中正制会有这样的效果呢,主要就是因为这个制度,他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评定一个人才华的权力,并不在国家的手上,而是在顶级世家们的手上,就好比是科举制,底下的考试当然是由考官说了算,但等到了全国的大考时候,就是由皇帝亲自来考察了,并且还要由文武百官监督,其中每一个人的卷子还都要糊名,以确保主考官不会徇私,这样一来提拔人才便是真正的唯才是举,是把权利集中在国家手里的一种表现。

    当然,其中自然也有舞弊的状况,可穷人,尤其是其中的优秀者,还是有希望通过这个渠道踏入试图的,比如说范仲淹,他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家境贫寒的他从小努力,最后通过科举成为了宋朝鼎鼎有名的大臣,而像这样的人并不少,中国无锡、绍兴之类的地方有句古话,叫做穷学文,富学武,从中就可以体现出穷人家读书改变命运到底是有多么的重要。

    至于富人家,就不用学文了,因为你很难静心,而穷人如果你想要去学武,则也没有这个条件,因为学武需要大量的营养,这不是一个穷人家庭可以负担的起的,在古代,能够吃得起肉的家庭非常的少,即便是富裕的北宋,同样也是如此,所以穷人家的孩子只能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这便是这句话的来源。

    而九品中正制可不是这样,他是让那些大士族们成为中正官,然后让这些中正官去代替朝廷选拔人才,可以想象,这些权利,当他下放到世家手中的时候,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他们当然是互相提拔自己家族的人为官,然后对那些其他士族进行打压,最后让他们成为了上等士族,而其他的士族则变成了庶族,即便才能再高,也不能担任高官,终其一生也只能是一个吏而已,而那些士族则不一样,一出生便可以领取朝廷的爵位,享受国家的工资。

    比如说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书圣王羲之,一出生便担任秘书郎这个职务,是非常显赫的清官,这个清官不是说他做官清白,而是说他这个官清高,是最上等的官,在魏晋时代,官员有品,但其中也分浊官和清官,通俗点讲,清官就是不做事的,而浊官就是要做事的,按道理来说,好像浊官更加重要一点,但其实所有的上等士族都不屑于去做浊官,因为浊官太累,工作辛苦,一天到晚不放假,整天伏案在办公桌上,这是士族们不愿意去做的事情。

    所以上等士族就当清官,清贵之官,他们一般不干事,但却拥有决定事情执行与否的权利,底下的浊官每天要做很多的事情,可都是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等到真正做决定的,还是这些清官,也就是说这些清官掌握有大量的权利但却不需要做事,且脑子有的还不如浊官们好使,这就是九品中正制带来的坏处,这样一来,上升通道当然是关闭了。

    而只要上升通道一关闭,这个国家举例完蛋也就没有多少时间了,果然魏国很快被司马家所取代,随即建立了晋朝,但晋朝也没过多久,就爆发了八王之乱,将整个刚刚统一起来的中国又给打的个元气大伤,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庶族不满士族专权,再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