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75章 476.士族与贵族 (第3/3页)
一方,所以他也只能保持沉默了。 而像徐清这样两边都有身份的人并不少,尤其是一些大官就更是如此了,毕竟什么生意最好做?当然是垄断的生意最好做了,比如说工部尚书,他的责任就是给国家修造楼堂馆所还有基础建设以及一些惠民建筑,还有就是水利设施以及桥梁之类的建筑,那么这些建筑给谁修呢? 按原本来说,这些建筑当然是由朝廷自己承担的,可后来因为朝廷要养这么多人着实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且因为这些施工队的工作效率非常的慢,都是拿死工资的,所以尽量往后拖,导致许多工程都不能按时完成,然后就是施工队里面官员气息非常的浓厚,这也给许多一线施工人员带来了不好的影响,所以后来经过改革以后,便开始从社会上招募施工人员来承包项目,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朝廷开支。 通过这种方法,自然是有能力承担这些工程的机构来修这些建筑,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往往是谁给工部之中的官员关系好,谁就能得到那些利润丰厚的项目,而那些没有关系的建筑公司,就只能得到一些比较烂的工程,至于这其中到底谁的资质好,谁的资质坏,和他们的等级评价并没有关系,完全是主要官员的一张嘴而已,这里面有没有贪污,想必不用明说,大家也能从中知道了。 而如何利用这个渠道赚最多的钱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开公司,然后通过自己手上的特权来把项目交给自己的公司,继而从中盈利,如今宋朝的法律虽然规定了官员不得经商这样的法律,但执行率却非常的低,且官员们也不是傻子,又有谁会顶着自己的名头去开公司呢,大多都是找亲戚,或者干脆就是家仆的名义去开一个公司,然后也不占有股份,只是背地里拿走了全部的利益而已,通过这种方式,你即便是要去查也非常的困难,更何况徐清作为宰相还带头这么做,谁又能够真的下手去查呢? 至于徐清这个现代人为什么要这么做?那也很容易解释,无外乎财帛动人心罢了,徐清也是人,自然需要钱,对钱也有渴望,更何况有些产品都是需要他的知识来变现的,既然都是自己的知识,又何必把这些产品让出去给别人经营呢?更何况这个国家本来就是一个官商不分的阶段,他那么做,纵然从道德上来说不对,可确实是这个国家的潜规则。 再说只要是人,自然会有贪婪心,要说是几百万两银子,徐清狠一狠心也就可以放弃了,但徐清如今的资产又何止几百万两银子呢?他的产业从房地产到铁路,再到金融和工厂,加在一起大概有几十亿贯左右,绝对称得上是富可敌国,如此庞大的财产,让他放弃,这也确实是强人所难,更何况这笔财产之下还牵扯到几十万人的工作,若是交给了一个商业能力并不好的人,便会让这几十万人的生活出现问题,这同样也是徐清需要担心的,而这还只是他一个官底下的员工,要说所有官员底下的工厂、财产,大概能占据整个宋朝五分之一左右,牵扯到的人口也差不多是这个数字,这是一个宋朝根本无法处理的数字,也是如今这种士大夫结构的特色,想要更改,非常困难? 谁叫宋朝的官也好,还是前朝的官也好,自古以来当到官的都是大地主,这种有产者当官的例子在历史上比比皆是,再说他们也确实没有贪污,只是以权谋私了而已,但是这种事放在古代,他也确实不能算是什么事,除非他用自己的权利把工程弄到了自己的手上,然后变成了豆腐渣工程,只有这样朝廷才能惩罚他们,而两个水平一样的公司,一个有背景,一个没有背景,当然是有背景的更能获得项目了,这放到现在,也是有效的一条定律,毕竟自己又能赚到钱,国家的工程也没有出错,他凭什么要交给其他的公司呢?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