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为官_第467章 468.人口的变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67章 468.人口的变化 (第3/3页)

,一群艺术家窃据朝堂重地,紊乱朝纲,最后将国家败坏,导致在金人与辽国之间做出了重大的误判,直接导致宋朝太平了半个世纪的边疆又多了一个相比起辽国要更为凶恶的敌人,金国。

    就在这个时候,面对金国的铁蹄,面对百万大军的扑面而来,徽宗这位艺术家不出意料的怂了,他赶紧把自己的儿子扶持起来,然后宣布自己退位,成为太上皇,并且立刻带领所有的亲信离开了汴京城,躲到郊外去观察时局的变化,把整个大宋江山和自己的子民丢给了自己的儿子,这无疑是极度不负责任的表现。

    他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不让自己承担战败的责任,同时免于被金军抓住,为了自己的性命,他舍弃了自己的责任,毅然决然的选择了逃跑,不得不说,这样一位皇帝,确实是让人感到羞耻,甚至是不堪的。

    但他做出的事情还不仅仅是如此,就在所有人都认为汴京城在劫难逃的时候,宋钦宗和留下来的大臣们却意外的阻挡住了金国的铁蹄,在众人的合力下,保护住了宋朝的首都,汴京城,这一下,宋钦宗的声望立刻超过了他逃跑的父亲,成为了万众拥戴的天子。

    可就在这个时候,宋徽宗却觉得这一切对自己,太不公平了。

    是的,这位在国家需要他的时候选择逃跑的帝王,反倒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他立刻率领自己的老臣回到了汴京城,然后以太上皇的名义开始对天下重新发布诏令,并且是以皇帝的名义来发放,好像自己那个儿子根本不存在,他也根本没有退位过一样,这一下,无疑让整个国家都陷入了巨大的动荡之中。

    俗话说的好,天无二日,人无二君,尤其是在这种紧要关头,当时的金**队撤退只不过是暂时性的,根据历史,仅仅不过一年的时间便卷土重来,在这样危机的关头,理应由一个人主持大局,尽快在这段时间里安抚百姓,准备作战,可宋徽宗的作为却让宋朝丧失了这段最为宝贵的时间,把他平白浪费在了无休止的争吵之中,太上皇要权利,宋钦宗又怎么舍得给。

    现在的他是皇帝,如果把权利交出来,宋徽宗想废掉他就可以废掉他,他将重新变成类似太子的地位,而且这个太子还是一个被百姓所尊崇的太子,是一个威望要远远超过他父皇的太子,这对于宋徽宗来说意味着什么,宋钦宗自然明白,自古以来,太子虽然是储君,可真正能够成为皇帝的却很少,大多数太子都是皇帝的猜疑中,黯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宋钦宗既然已经体会过了皇帝的权威,那种生杀大权出于一人的感觉,又怎么可能放弃掉这种命运由自己做主的权利,重新成为一个战战兢兢,一切都要小心翼翼的储君呢。

    就这样,双方各自都抱持着心思,一场争夺宋朝最高权力的斗争便在这宋朝生死存亡的时刻开始了,双方都各不相让,宋钦宗虽然因为胜利而获得了崇高的声望,但这声望仅仅停留在声望而已,他来自于民间,却无法作用到朝堂,而此时的赵佶则已经在朝堂之上培养了三十年的势力,虽然如今威望大损,但也不是宋钦宗短时间内就能扳倒的。

    再加上中国自古以来,以孝治天下,百善孝为先,无论宋钦宗做出了多么大的贡献,只要他明面上反对宋徽宗,都会落人口舌,导致非议,毕竟宋朝的社会并不仅仅只有年轻人,还有年纪大的,他们在社会上拥有崇高的声望,对于不孝的人天然反感,宋钦宗自然不会那么做,而宋钦宗本就是个耳朵根软的人,对于自己的父亲,也不敢真的下死手,他终究不是杀伐果断之人,这么一拖,宋朝这最后一丁点的元气便也被这两父子两个人给拖没了,这便是历史的教训。

    (本章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