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4章 465.根达亚文明 (第2/3页)
丈人,必然会被他抓着新大陆的问题不放。 而事实也果然如徐宁所料,听到有关新大陆的消息,赵祯也不管身旁的女儿了,带着徐宁便进入了观星台的偏殿,跟徐宁说起了有关新大陆的一切,尤其是对于印第安文明的一切,赵祯作为皇帝,得到的消息自然要比其他人广。 所以他知道,这些印第安人虽然实践能力非常的差,科技水平也很低劣,可是在天文上的能力却非常的出众,并且纪年方法也与当代宋朝的纪年方法完全不同,且更加的科学,这让赵祯有了很大的兴趣,如此落后的民族,又怎么可能对宇宙万物有那么深的造诣呢?所以刚开始的时候,赵祯自然是不相信那些流传在市面上的谎话的。 可等到后来,毛戡鉴派人逐步了解印第安人的语言之后,便将许多印第安人大祭司的话开始用汉语记录下来,并且绘制成书册将他保留在了新世界的图书馆中,一共保存有二十份,其中五份留在图书馆中,剩余的十分则放到新大陆的各大城市图书馆中,还有五份则被带回到了本土,漂洋过海,其中一份便被放到了皇家图书馆之中,赵祯听过这个消息之后,立刻让人调来了这卷印第安人观星的记录,一看之下,赵祯不由大为惊讶。 这些印第安人竟然对于外太空的了解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他们知道月球的阴晴圆缺是因为太阳的缘故,甚至在发现的帕伦克石板上,还发现了一个人坐在驾驶舱中的模样,如今宋朝市面上有很多科幻小说,人们经常会讨论人类能不能前往外太空,登天的设想,永远围绕着人类,并且永不停歇,挣脱地心引力,仿佛对于人类来说,是根植在身体之中的东西一般,所以民间也有过设计出驾驶舱的样子,只不过那些都是小说家自我设计出来的而已。 不过这些小说家,他们的设计也并不空缺来风,而是有一定逻辑道理的,比如说他们虽然不知道宇宙中人类能不能存活,但他们却知道就算人类能够将自己的同类送入太空之中,也必然是需要强大的推动能力,才能把人送上天的,既然如此,那么舱室的空间就必然要尽可能的小,不然一个庞然大物,想要把他推上天去,这就不是科幻小说,而是玄幻小说了。 除此之外,既然人要到太空上去,自然不可能就只待一天的时间,就需要准备一些吃的东西,还有人吃五谷杂粮,总会生病,当然也会有必然的生理排泄,这些的准备自然必不可少,这便是如今这个世界的科幻作者们,基于当前的物质能力所研发出来的太空驾驶舱,总的设计出来,竟然跟帕伦克石板上所刻画出来的驾驶舱模样,完全一模一样。 这一点,自然是震惊了不少学界的著名人士,宋朝人中天赋异禀的人能够想到这些东西并不稀奇,但印第安人可是处在一个极端原始的社会下,人们的想象就算再逆天,但也不可能脱离物质基础去想象,就像科幻小说的巅峰便是在人类发射卫星之后,而不是在中世纪,时代会局限人们的思想,这是必然的事情。 而帕伦克石板,根据印第安的史料和文物鉴别,应该是公元六百年到公元七百年左右的东西,也就是拘谨都已经五百多年了,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帕伦克的石板上竟然刻画了一个坐在驾驶舱中的宇航员,这实在是让人不得不惊叹。 除此之外,印第安人的历法也让赵祯感到动容,他们把一年分为十八个月,测算的地球年为365.2420天,现代测算则为365.2422天,两者相差竟然不超过0.0002天,这个数据无疑是让人感到恐怖的,这个数字代表什么?代表着每五千年的时间,才差一天而已,而我们如今使用的公历纪年,则是每四年相差一天,所以每过四年,全世界的人民就会要多一个闰二月,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由此可见,印第安的历法到底有多么的厉害。 而这还仅仅只是公历计算方法而已,对于金星年的预测,印第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