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为官_第460章 461.展望未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60章 461.展望未来 (第3/3页)

荣的经济,修建大规模的城市群落,钢筋水泥自然是少不了,玻璃和工艺制品自然也是家庭装修所必备的东西,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便促进了市场的发展,像这样同步建造的城市区域总共有上百个,自然需要消耗大量的工业原料,这也让宋朝的工业能力上升了一个台阶,还有物流的能力,也是上升了许多,这都是好处。

    当时所有的好处加在一起,都没有坏处来的大,那就是宋朝的农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损害,总共丧失的田地面积,足足有五万平方公里左右,相当于三个北京市的面积了,并且这些土地,大多数还是良田,这么大的面积,足够养活几十万人了,可现在却被直接划归为了城市用地。

    要知道,中国并不是一个平原大国,相反,中国的平原少得可怜,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如此多的田地就被占据,这要是再不管,到最后中国变成一个大号日本,显然会在可见的未来发生,而这是徐清所绝对不能接受的。

    更为重要的是,收购土地,安置农民和建设新城区,这些钱从哪里来?还不是当地衙门来出钱做这些事情,毕竟商人们可不愿意做这种事情,这完全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在做事情而已,对于商业,并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帮助。

    可衙门又哪里来的那么多钱,去做这种事情呢?最后只能向银行借钱,来做这些面子工程,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政绩妄图爬上更高的位置,在这场浪潮中,直接导致接近百分之四十的衙门出现了庞大的负债,其中还有三十座城市的负债率达到了百分之六十左右,这个数字代表着,他们的欠债,已经达到了全年总收入的百分之六十,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数字,因为这意味着当地的衙门,每年需要背负巨额的利息去还贷款,这样一笔钱,对于一个地方衙门来说,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折磨,而对于这些官员们来说,只不过是签一个字,然后从银行里拿钱而已,最后造成的恶果,则只能由当地人自己来承担。

    这个时候,那些分房还喊青天大老爷的人顿时不乐意了,原本他们还以为这是惠民工程呢,用那么低的价格买了房,却没想到,代价却是要在未来的人生中去付这笔钱,比如说他们的税收将会大幅度提高,以此来偿还银行的贷款,如果还不够,就要暂缓当地的基础建设,把钱拿出来先还钱,这对于一个地方的发展来说,打击无疑是致命的。

    所以在两年前,徐清便督促刑部确定司法系统,从此之后,任何地方想要把农业用地改为城市用地,都必须经过朝廷的批准才可以,地方官没有权利再随意更改土地的属性,这当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地方官员们的积极性,也会让如今如火如荼的钢铁业受到打击,但对于徐清来说这是必要的,这些平原,还是留给未来的子孙们去开采吧,他可不想未来的子孙只能面对一片钢铁城市然后兴叹自己的祖宗为什么没有留给他们一片适合耕种的土地,这是徐清不想见到的。

    工业污染是人类文明的癌症,一片土地若是建立起了工厂,那么想要让他再变得适合农作物生产,将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未来的世界,波云诡谲,谁都无法看穿,如今宋朝强盛,可以从国外得到数之不尽的资源来养活自己本国的老百姓,但要是有哪一天衰落了呢,到了那个时候,中国的粮食又要靠谁呢?只能靠自己,这是徐清坚信的,所以乡村必须要保留,中国的农田也必须要满足中国的需要,这是徐清的信念,而最后他也确实做到了,虽然让许多官员们暗自腹诽,觉得徐清这是小题大做,甚至还有人认为徐清这是老了,开始变得懦弱了,不一而足,可徐清对于这些指责也是一笑而过,不予理睬。

    (本章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