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为官_第442章 442.徐清的担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2章 442.徐清的担忧 (第2/3页)

,就已经荡然无存了,骑兵唯一剩下的优势就是大规模快速的运送军队抵达另一处战场,然后形成局部的优势了,但是这一点在火车被发明出来以后,也是荡然无存了,战马能够运输多少士兵?火车能够运输多少士兵,在速度和人数上都是无法比拟的,而火器的巨大威力则让战马的冲击力成为了笑谈,所以在战斗力上游牧民族是根本不可能战胜中原的,而胜利难度的加大会让许多统治者投鼠忌器,战火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下。

    第二点进攻原因便是因为草原上物质匮乏,每到寒冬的时候,就会需要南下中原掠夺粮食,以此来喂饱自己和家人的肚子,这在以前是游牧民族每年都下离开自己的家乡,前往中原最为重要的原因,毕竟蒙古高原也好,新疆高原,西藏高原也好,基本上从十月开始就会飘雪,等到一二月份的时候,更是鹅毛大雪,封山也是很常见的事情,在这种状态下,唯有来到温暖的南方才可以在这场寒冬中活下去,这是他们要南下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

    可现在,他们显然不用再这么做了,毕竟金国如今有东欧这块地方可以度过寒冬,而辽国则更是有整个波斯伊朗以及中东地区来度过寒冷的冬天,就算要南下,也可以往更加轻松的地方南下,又为何要往宋朝这个方向来南下呢?

    这样一来,无论从原因上还是从战斗力上,辽金两国都没有了必须要进攻宋国的理由,又为什么会进攻呢?唯一的可能就是辽金两国的皇帝野心膨胀,想要成为这天下四方唯一之王,但是有这种思想的人必然是少数,如今三分天下,各自的事情就忙的不得了,治下子民叛乱基本上一年就能够有上百次,在这种烈度下,每个皇帝都要处理大量的事情,执政集团也是越来越大,而这会十分有助于一个国家的稳定,而到了这个时候,一个人的意愿也很难在转化成为一个国家的意愿了,就像如今的宋朝,即便是皇帝想要做什么,小事可以独断专行,但若是事关国体,事关全国,就必须要整个政事堂的同意才行,不然命令是根本不可能施行下去的。

    但在这个问题上,徐安却非常的坚决,他在任开封府尹的时候,甚至还曾经想要把如今辽金两国的使馆从西城区迁出去,把他们搬到普通地区去跟那些殖民地区的使馆放在一起,这显然是在侮辱这些辽金的使臣,他们的地位和宋朝是接近平等的,而殖民地使馆则是附庸关系,两者放在一起这绝对是不可以的事情,但徐安曾经就真的想那么干过,还好被徐清提早知道,赶紧阻止了他这一个计划,不然这必然会变成一个极大的外交事故。

    此时的徐安还仅仅只是一个首都市长而已,这要是以后成为了宰相,他到底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徐清也不敢想象,所以只能不断规劝,但徐安早已经被赵昕给宠坏了,在思维上又是有自己独立的一套,所以对于徐清的说法也是支支吾吾,既不同意,也不反对,总之就是我行我素,这一顿饭要不是有徐宁回来这件喜食在,必然是越吃越难受的。

    等到最后,众人离开,徐宁被徐清留了下来,这两年的时间没见,徐宁比起以往来说,要黑了许多,但是那股子英气却是真正的回来了,这是徐宁自从娶了慧真公主以后便消失不见的东西,他变得更容易说话了,也变得更加宽容了,但是那股子试看天下环宇,舍我其谁的气势却是在安逸的生活中,渐渐打磨了个干净,这一点让徐清很失望,但此刻这股气势又回来了,这让徐清很欣慰。

    在他的计划中,徐宁一直都是自己政治上的接班人,他跟自己有着相同的政治理想,也有着相同的宽容,并且其政治智慧也要远超徐安,虽然在才能上有所不足,但是作为一个政治家,才能并不是首要因素,最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