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1章 441.分歧 (第2/3页)
寡民的作为,也真的很难被徐安看重,但徐宁却对这种制度有着新的看法,他说道:“三弟,你的观点我部分同意,如今这套制度确实有不合理的地方,但是这套制度也有好的地方,比如你说的谁给好处多,谁就当市长这种事,也确实发生过,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就开始慢慢察觉到,那些拥有税收的小镇往往要比自己的小镇发展的更快。 他们会用这笔钱来建设学校,来修建道路,而这些基础建设的扩展,则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座城市定居,在此之后就会带来更多的机遇,而他们占据的土地也会从农地变成城市用地,如此一来,不仅仅没有让金钱变得越来越少,反倒因为税收的存在而让城市的建设更加健康,城市内的居民,也能享受到更加优秀的市政服务。 而从另一种角度来说,也正因为有了税收制度的存在,也会让城市中的百姓有了一种归属感,因为这座城市中的所有基础建设,所有的公务人员,都是用他们的工资养的,这就会让他们有当家作主的感觉,如此一来,在本土大量发生的盗取公家产品的事情,在新大陆发生的几率就非常小,这也是这套制度的优势之一,三弟,这一点,我们也不可以否认。 除此之外,在这套制度的运行下,一套监督制度也正在慢慢建立起来,到时候让这些纳税人组织起来监督自己的税金用的了什么地方,他们必然会十分的尽心尽力,而这也就能有效的避免贪污**的情况严重下去,这难道不是一种更加有效的制度么?“ “我不同意你这个说法,一个小镇的资金便能修路?那这税金要有多高才能做到,我也主持过道路的修建,光是从汴梁通到燕州,就需要最起码上百万贯的资金才能支撑,就算是换成土路,这笔钱也将是天文数字,你一个小镇怎么可能做得到,最后还不是要中央朝廷来承担这笔资金的大部分?”徐安反驳道,像这样的做法,是非常难以施行的,毕竟公共工程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想要依靠税金修建道路,这根本是寸步难行。 到最后经常就会需要用到朝廷的钱,可这也会因此打乱朝廷的计划,到最后就是凭关系,拼人脉,谁的背景大,谁就能拿到足够的财政拨款然后来修建道路,到最后这些道路到底能不能产生利润呢?这也是不知道的事情,在徐安看来,这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 但徐宁却不这么看,他说道:“三弟,你这话有失偏颇,这种制度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缺陷,但瑕不掩瑜,虽然不能成为国家的根本制度,但相互验证总好过一人摸索前进要好吧,两相参考之下,对本土的政治制度就没有印证作用么?本土不也有议政厅么?” “这两个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他们只有议政权,并没有参政权,而在你们那里,不仅仅百姓参政议政,甚至连司法都是由当地百姓来订立,这难道也是你所谓的民主么?众人对一人之评价,便能决定一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这简直比本土还来的差吧。”徐安反击的这一点,恰恰戳中了如今新大陆上最典型的问题,那就是司法混乱。 人民群众生活在广阔的土地上,法院根本没有办法成立,当地的市镇也无法安置那么多的司法人员,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村镇的司法都由当地人自己来决定,在这种情况下,人民群众的好恶便成为了评判的唯一标准了,这确实是如今新大陆最大的问题。 一说到这一点徐宁也没有什么话了,因为这件事情,确实让许多百姓遭受了很大的灾难,甚至其独裁的地方,要比本土还要来的可怕,有的时候民主的极点,便是民主专政,而其中最可怕的就是愚民的暴政,在这个制度下,司法丧失,所有人都以为一己之好恶而判断事物的准确性,容不下别人的意见,是一种零和游戏,这确实是如今新大陆民主制度最大的弊端,说道这一点,徐宁也将不出话来了。 最后还是徐清开口劝说道:“你们两个,也别做这样无谓的争吵了,新大陆的制度还处于草创阶段,到底会进行到什么地步,这谁都不知道,一切的一切,都要等到以后才能评价,但不能评价就不代表不能说他的好坏,在我看来,这套制度有好有坏,且在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