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11章 411.君士坦丁争夺 (第3/3页)
不利,也因为此,这让辽国很想快点结束掉战争,而金国的做法则让战争的脚步只能延缓,这让辽国怎么受得了呢,所以心里自然记恨金国的所作所为,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两国之间的矛盾就此产生,两个都想要君士坦丁堡,两边也都想要控制波尔慕斯海峡,到了这个时候,不打一仗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但是双方依旧在克制,打仗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尤其是两个实力差不多的国家之间,若是要开战,这可就非常危险了,且辽国与金国的国界线延绵非常漫长,若是真的打起来,可是十分危险的。 对此宋朝自然也非常的重视,毕竟两国的上层官僚都不是傻子,自然知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他们两个若是死磕,一旁的宋朝坐山观虎斗,到最后谁拿下了君士坦丁堡,都将毫无意义,所以,只要双边一开战,宋朝必定会要加入到战争中来,谁叫他不是美国呢,没有太平洋和大西洋替他阻挡军队,三国的边境线都连接在一起,这个时候,宋国想躲是根本躲不掉的。 而宋朝已经真的不想要打仗了,从本质上讲,如今的宋朝依旧是一个儒家文化为主导的国家,他不像是那些草原民族,虽然接受了儒家文化的滋养,但是时间太短,本质上依旧是游牧民族的文化,所以对于扩张,他有一种先天的欢喜,也很喜欢打仗,从古至今,一直都是如此,宋国不同,儒家文化已经在宋朝扎根上千年的时间了,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儒家文化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普世价值观,而儒家文化的核心,就是仁。 仁就不能打仗,所以中国随着越来越靠近近代,就越来越不开疆拓土了,士兵的战斗力也越来越弱,其根本的原因便是因为不喜欢打仗,这是中国人的核心价值,宋人也是如此,他们喜欢赚钱,打仗也只是为了赚钱而已,若是一场仗打下来不赚钱,并且还要亏钱,那谁愿意打。 在这种状态下,宋朝可以说几乎没打过什么对外扩张的战争,直到工业化的到来,为了倾销自己手中的产品,宋朝的人民不得不把自己武装起来,然后在各个土地上建立殖民地和租界,但这些都是为了利益而已,从本性上讲,其实对于战争,宋朝百姓大多数还是十分抗拒的。 而看看工业化之后的这段日子吧,整个宋朝就没有一刻停下征伐过,几乎每年都要打上无数场战役,光是大的就有五六场,小的就是不可以数的清了,在这种战争烈度之下,谁受得了?没人受得了。 想当年的英国同样也是如此,不过在此之前,英国人就是一个善战的民族,先是跟法国人打了个百年战争,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又参与进法兰西的战争中打了个玫瑰战争,然后又参与进宗教三十年战争,最后殖民主义兴盛起来之后,英国的战争脚步几乎从来没有停歇过,所以他也习惯了,并且新教文化本来就主张冒险精神,以开拓为主,这是跟儒家文化截然不同的一种文化,儒家讲的是保守,所以对于战争就更加抗拒,眼看着战争才刚刚结束,现在又要爆发战争,宋国便有些头疼起来。 打仗是一件很磨人的事情,有的时候一场仗一打就是好几年的时间,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是十分沉重的负担,而这样的负担是不可能让本国人民来承担的,解决的办法唯有加重对殖民地地区的剥削,才能继续维持战争,可对殖民地持续加重剥削,就会更加让没有造反地区的百姓更加不满,从而导致更多的人造反,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如今的宋朝就有这样一种感觉,殖民地只能高压统治,只要一放松便会风起云涌,但高压统治就意味着要维持庞大的军队和官员,治理成本至高,是不可想象的。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