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82节 (第1/2页)
陈飞扬道:“小郎君?” 李鱼思索道:“汾河泛滥了?这蒲州城就在黄河边儿上,这要是黄河堤坝出了问题……” 这却是李鱼此番前来该负责的范围中事了。蒲州城座落在黄河岸边,黄河水自西向东,恰经过城池,这可比城市景观更加要紧。如今虽是初秋了,可秋雨有时反而更加凶猛。 李鱼便道:“走,咱们出西城,去看看黄河堤坝!” 当下,便领着陈飞扬、狗头儿,追在那施粮救灾的车子后边,也向西城门走去。 第485章 邂逅西城 李鱼跟着那施粥的粮车一路西去。 他原打算在城中转转的,所以本是步行,这回要出城,想到要去黄河堤上去,虽说不是甚远,可也不近,本想找辆车马代步,只可惜赵元楷为了迎接皇帝陛下,大搞“爱国卫生运动”,为了显得街市齐整,驴马不至于随地便溺,把这些做脚夫的生意都给封了。 李鱼一路走去也找不到辆车马,只好跟在那粮车后面,权当是消化食儿了。 西城外,杨千叶带着墨白焰,徐徐行走在一群群难民中间,瞧着他们面有菜色的样子,不觉也浸染了他们凄苦的情绪。 墨白焰叹道:“人有旦夕祸福。天下间,总有种种不幸,姑娘不要太着意了” 杨千叶点点头,虽是明白他说的道理,可心中终是不甚愉快。 这时候,在她身后不远处,却有一位岳公子,带着一个家奴,鬼鬼祟祟尾随其后。岳公子名关,乃蒲州巨商之子。 蒲州有冶铁、酿酒、造纸等工业,还有盐池。盐茶官营,其他几样儿,却是可以民营的。岳家就是造纸的,这里是中都,又近长安,文人墨客甚多,对于文房四宝需求甚高,依托地利优势,岳家作坊的纸张行销一时,也算得一方豪富。 汾河水患,灾民南下,岳家老爷子发了慈悲,叫人在西城外设了粥棚,施粥行善,又把儿子打发来,让他主持其事。岳公子叫家丁施粥,自己无所事事,便在灾民堆里闲转悠。 挑那眉目清秀、品齿伶俐的小童,便询问其父母,自己已养活不了,愿意卖与人家为奴的,便选进府里去做家丁。有那年轻力壮、勤劳朴实的,就选进作坊做工,当然,有那俏丽可人儿的小姑娘,也不妨要买回家去做自己的大丫环。 嗯,岳公子有一颗贾宝玉的心,很想把“书中自有颜如玉”变成现实,在蒲州造出一座大观园来。二十年后,他的目标还真实现了。 还别说,这些灾民不是从小儿的乞丐,只是遭了天灾落魄于此,不少人家原本也算小康之家,那女孩儿家还不曾经历过多少风吹日晒,细皮嫩肉、眉目如画的小丫头还真有那么几个。 有的家虽被淹了,田地其实还在,等水退了,依旧可以回去务农,自也不肯将骨肉卖与他人,情愿再捱一捱,岳公子也不为难,照样施粥救助,有那断了前程的,他便欣然买下。 这小丫头到了他府上听差,自然强过颠沛流离,尚不知会遭遇些什么。那做父母的少了这累赘,再欲求个生计,也比以前要轻松许多。岳家公子自以为这也是在做善事,善哉!善哉! 岳公子正东瞟西逛的,忽然就看见杨千叶了。 杨千叶不但姿容甚美,那种高贵优雅的气质,哪怕穿着故意显得很普通,也是佼佼不群,仿佛一只充满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