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28页 (第2/2页)
,其实根本没有起上作用。 太子妃倒是跟大福晋一起赐婚的,康熙也想让嫡长孙出在太子府上。 但架不住他倒霉啊!太子妃本该今年跟大福晋一起进门的,但胤礽这个太子是为了稳固军心立的。 他前边大清压根就没太子这东西,前所未有固然让太子地位凸出,但也因为这个,但凡是与太子有关的事,都无前制可依。 就这么招,一个太子娶福晋大典,礼部生生地扯皮了三四年,眼看着有体制出来了,太子妃她祖父撑不住过世了。 得了,守孝三年吧! 太子可不得眼睁睁地看着大阿哥娶福晋,自己有苦说不出吗 而顾妩知道,这还是开头呢!今年是康熙二十六年,如果不出意外,太皇太后恐怕是熬不过去的。 就这么接二连三的丧事,太子又地位特殊,三年三年又三年一个直到九年后,大福晋都生下四个闺女了,太子妃才得以进宫。 要不是他没有大婚前一直参与不到政事中去,大阿哥却深受康熙信重,小的几个阿哥们也渐渐大婚出宫建府,以他的忍功,也不会被逼的屡屡失态。 第180章 清穿7 果然不出顾妩所料, 大福晋进门不久, 太皇太后就病倒了。 因患难与共, 又是她亲手带大的, 康熙与这个祖母感情极深。 自十一月初,太皇太后病倒初始, 他便连着大朝都停了, 亲自在慈宁宫侍疾。 为防阿哥们打扰她养病,除太子外, 其余阿哥只能每日在慈宁宫外磕个头,连面也见不到。 而顾妩自然不在其列,从太皇太后刚病,他就被康熙时刻带在身边。 医者治病不治命, 父子两兢兢业业两个月,太皇太后的身体也一日日的衰败下去了。 十二月底,康熙亲制祝文,步行祈祷于天坛,也没能留住她。 自此,举朝大哀,康熙割辫服衰,居慈宁宫庐次, 一应公事, 交由太子协理。 明珠党见状不满,以太子未大婚不能理政为由,数次上奏, 请大阿哥胤禔共同协理。 这种时候作这种大死,就是顾妩这种旁观者,都吓出了一身冷汗。 果不其然,太皇太后的丧礼一结束,御史郭琇就上折子,参奏明珠、余国柱等人结党营私,预谋大位,与以前一上奏就被驳回不同,此折子被康熙留中不发。 半月后,明珠、余国柱免职,明珠一派官员多遭贬谪,赫赫一时的明珠党彻底烟消云散。 待明党散尽,四月,在满朝大臣风声鹤唳,生怕被牵连之时,康熙帝躬送太皇太后灵柩奉安暂安奉殿,其后起陵,称昭陵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