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武侯祠  (第2/2页)
加,系里收入增多,可投入的各项资金也会大幅增加。    当然,主要还是导师工资,这一点最为重要,也是促使导师们安排学生去拉人的根本原因。    “我想想啊~昨天的确是有人送过一封请帖,不过我没仔细看,忙着备考,今天一起来又到你这来了……”    王胖子挠着脑门回想,突然眼睛一瞪:“我想起来了,好像就是今天,在城北的‘武侯祠’!”    “武侯祠?”    叶天神情一动。    黑岩郡位于雪月国边境,再往北就只有一个北河郡和北山郡,两郡之间有一道雄关,是为“镇北关”。    出了镇北关,就是真正的国家边界,也是与流风国的真正战线。    换句话说,黑岩郡是雪月国腹地,离真正的边界只有一线之隔,相对而言战事也多,在北河、北山二郡力有不逮之时,常常要出兵相助。    而“武侯祠”,就是八十年前一位名将,有北国战神之称的“武侯”诸葛敬。    八十年前,雪月国爆发过一场内乱,皇族慕容家因王上暴毙,内部分裂,两王相争,企图将当时只有三岁的太子扼杀于摇篮中。    时为北境大将军的诸葛敬便起兵勤王,杀回王都,挽狂澜于既倒,救万民于倒悬!    ——这并非夸大其词,实在当初两位王爷实力不分伯仲,一旦僵持不下,整个雪月国必将陷入大乱,届时战火连天,老百姓岂能安生?    可老话说得好,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就在诸葛敬勤王成功,平定内乱之时,北境烽烟又起,流风国国主派大将司徒允,携二十万大军叩关!    北河北山二郡顷刻间便要覆灭,镇北关也有破关之危。    无奈,诸葛敬只有顶着受伤之躯,又从王都杀回北境,与司徒允决一死战!    好在,诸葛敬用兵得法,早在勤王之初,就于黑岩、北河、北山三郡做下布置,将司徒允死死拦在关外。    待得大军回返,才将雪月国这道命门守住。    可司徒允也非善类,二十万大军来都来了,岂能不战而走?    遂令十万大军压在关外,其余十万则兵分五路,劫掠雪月边界。    让边境九城血流成河,数百万平民流离失所,惨遭屠戮,其中不少一部分还被抓去流风国做了奴役。    对此,诸葛敬自是震怒,然内战方歇,三军已疲,仅剩的十多万大军根本无力冲击司徒允的军阵。    只得派出一些精锐,从小道出关,接回了一些百姓。    奈何为时已晚,关外大部分人都已经被血洗了。    消息传入关内,举国哀痛,无数人悲愤不已,却拿对方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望军兴叹。    连诸葛敬,也因此气得吐血,差点死在军中。    不过经此一事,他还真“诈”了司徒允一回。    让司徒允以为,既然诸葛敬这位大军统帅都到了,便可以劫掠之后安心退走。    结果没想到,就在他退军半途,两支潜入关外的雪月国精锐,把从四面归来的几支流风国人马杀的大败!    以五千之众,击破敌军三万人,狠狠地给罹难的百姓出了一口恶气。    司徒允气得不行,就要率军拦截,可这两支精锐却及时撤走,消失在了莽莽群山之中。    由此,战机已逝,流风国退兵。    诸葛敬则一战封神,从北境大将军,升为一字并肩王。    成为与南境大将军“宇文霸”齐名的两大战神,在地位和名声上甚至犹有过之!    可惜,一将功成万骨枯。    诸葛敬封神之后,自己也因疲劳过度,气血亏损,在封王后第二年便死了,沦为百万枯骨之一。    总之,这武侯祠便是为了纪念他而设立。    “可为什么在武侯祠?那地方乃是大将军故地,向来禁止玩乐,他们去那里是要瞻仰先贤么?”    回过神来,叶天不解问道。    按以往的情况,青云学院迎新会,都是在大酒楼、大庄园进行,再不济也是某位贵族子弟的私宅,甚至是风月之地,烟花之所。    何时去过武侯祠这种地方?    这不合逻辑。    “那不是,这事说起来还和木兄有关。”    王胖子摇摇头,思索一阵,有些肃然道:“你有所不知,据我观察,这位木公子,可不是一般人,他来黑岩城绝不仅仅是为了生意,这次在武侯祠集会便是由他牵头。”    “而且昨天派人来送帖的也是他,只是我睡得迷糊,没怎么听就忘了,方才在路上听人说起,才想起那送帖人说,今日武侯祠一会,黑岩城不少青年才俊都会前往,比如北家、陈家、叶家,还有林家。”    他神色愈发郑重:“更关键的是,去的都是家中英杰,没有几个纨绔子弟。”    叶天微微一愣,有点领会到了王胖子话里的意思。    “你是说,咱俩不够格?”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