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00章 (第2/2页)
国摄政,需比常人想得更远。事到临头,可就来不及了。” 好比下棋,普通人走一步看三步。 神悦得看出十多步,方能占住先手,掌控全局。 又转头看张祯,“神悦可有良策?” 这件事情,其实他也苦恼许久。 远征的大军胜战越多,他越是难以安心。 平时不说,是不想煞风景。 通常的做法,是往诸军中派监军或军司,以督查将帅。 但实际上并无太大的用处。 监军要么被将帅所忌惮,有名无实,要么与将帅沆瀣一气,糊弄朝廷。 张祯点头,“有!” 这就是身为穿越者的优势,可以借鉴的优良先例实在太多。 “派使者到各路大军,参赞军务,协理琐事,可称为参务员。” 贾诩有些失望,“这参务员,职同监军?” 他还以为,神悦会有更好的法子。 张祯纠正道,“非也,不是监军,是参务员。” 贾诩凝目,“两者有何不同?” 张祯:“监军对上,与将帅有利益冲突。参务员对下,与将帅的利益冲突极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别说吕布,就连贾诩,都是越听越糊涂。 什么叫对下? 朝廷派去的人,与将帅的冲突又怎么可能会小? 张祯继续道,“参务员品秩,与中郎将齐平。其选拔派遣,须严格谨慎。” 中郎将听着寻常,到了三国时期更是泛滥,比侍中之职还易得。 但在一开始,因将军不常设,中郎将通常是武官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 现在这个时间段上,含金量没有之前高,也没有之后低,刚刚好。 与中郎将同等的参务员,定然会让军中勇士、低级武将趋之若鹜。 又跟吕布和贾诩详说细项。 其一,从原朝廷大军将士中挑选,后面投诚来的那些,都没有参选资格。 其二,本人应识文断字,立身持正,能言善辩。 其三,送入太学,学习两年之后,考核合格方能外派。 中途也有考核,不合格者留级或退回原处。 第483章 铸军魂 张祯说完,吕布激动地道,“太学要设兵家?” 有了儒家、墨家、法家、农家,再有兵家就更齐全了。 张祯:“不能叫兵家,叫,叫军学院!” 兵家和监军一样,听起来有攻击性。 不如参务员、军学院温和。 她就不信了,经过两年的洗脑,不,教导,培养不出一批忠于汉室的参务员。 再将他们像种子一样撒到各军,必能长出向着朝廷的枝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