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节  (第1/2页)
    雨天。    避雨。    不算容易。    对演员来说,有剧情有对话内容的试镜是最方便的,因为展现演技可以倚靠更多细节。    比如雨天避雨,如果丰富场景和剧情,变成一个盲人躲在商场的通道口前避雨,就容易得多。    毕竟“眼盲”“看不见”“挡路”“被人撞到”这些,都可以通过演绎的细节在无实物表演中一一展示。    只有“雨天避雨”四个字,等于该怎么演,该怎么丰富这段剧情,全凭试镜者自己的经验和临场演绎。    说实话,简临在这场试镜里会有怎样的表现,罗洪这个推荐人也有点拿不准。    很多群演是会演戏的,这点大家都知道,但简临……    毕竟才十八。    而事实上,对简临来说,这题目并不难。    雨天避雨不过是这么多年里时常会有的经历而已。    他在剧组做群演,轮到他的戏份前,总是会有漫长的等待,有时候他会和同剧组熟悉的群演打声招呼,悄悄溜走,接应来影视城这边送餐的简来,替他跑个腿送订单,遇上天不好,怕把戏服弄湿,就在可以躲雨的地方临时避雨,避雨的时候,他会发呆,看看天、看看地、看地砖凹陷处堆积的水洼。    表演来自经历,出自生活。    但这一次,简临不止有自己的经历。    有时候,有些事,就是这么巧,仿佛冥冥之中早就注定好了——    半个月前,粥店没开张,简临闲着没事,替人跑过一天美团外卖。    就在影视城这边,一家弄堂里的咖啡店,下着雨,他接了咖啡订单,进店等。    进门的时候,咖啡店一个客人都没有,等订单的期间,有人推门进来。    风雨声携着冬日的潮气飘进店里。    那人淋了雨,推门的时候用手搡了把肩头和袖子上的水珠,简临抬头,视线从头盔的挡风透明罩后面落过去。    他以为那人会进来,点杯咖啡,坐着等雨过去。    但没有。    男人没有往里走,掸完身上的雨水就站在门口,背对吧台的方向,面朝门外。    过了一会儿,他手机响了,简临以为他会接,可还是没有。    男人捏着手机,按掉了铃声,任由来电提示闪烁着,一动不动地注视着窗外。    他怎么不接?简临觉得奇怪。    吧台后做机打咖啡的店员也疑惑地探出视线,扬声道:“先生,您进来坐吧。”    男人略侧头,音线和背影一样低沉:“谢谢,不用了。”    他手里闪烁着的来电提示熄灭,过了几秒,屏幕又亮了。    男人还是没接,手臂垂落在身侧,再次按掉了声音。    简临突然就很好奇。    吧台里的店员小声嘀咕:“在等谁吧。”    简临低头看了看送餐时间,问:“好了吗?”    店员把咖啡盖盖上,用干净的餐布擦拭纸杯的杯身:“嗯,好了。”    简临收起手机,接过外送纸袋。    走到门口的时候,他低声对那道背影说:“不好意思,借过。”    “抱歉。”男人侧身让路。    简临拉开门,迎上雨声中湿冷的潮气。    那一瞬间,简临突然想到:他应该不是等人,是在躲什么人。    半个月之前的所见所感,成了此刻的试镜内容。    简临置身于那个男人的角色里,侧过身,让开路,低低地道出一声抱歉。    会议桌后的罗洪等人,便自动拥有了那天简临的视角,看着简临的背影,忍不住地想:他怎么不进来坐?站在门口是在等谁?为什么不接电话?    简临转过身,捏着的手机塞进口袋里,面朝众人,耸了耸肩,示意表演结束,    罗洪微愣:“你……”    太让人意外了!    他才十八岁,竟然知道表演不只是表演,而是要引导思考?    罗洪和其他几个同事对视一眼,突然变得严肃起来,有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