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2节  (第1/2页)
    袁皇后道:“也不是我选的,是太子自己喜欢人家。”    太子道:“儿臣心仪太傅家的三姑娘已久。”    皇帝仔细一回忆,自己依稀是见过那个小姑娘的,只是那印象还停留在几年前,那个小姑娘扎着双丫髻,圆苹果似的脸蛋儿,有着一双水盈盈的大眼睛。现在怕是已经长成大姑娘了……    “这事儿,你同太傅商量过没?”    虽说天家婚事,一道圣旨下去也就定了。但叶檩身份特殊,皇帝可不愿意一门亲事,给太子结出什么冤家。    “儿臣早前就同太子表明了心迹,他知道的。”    皇帝沉吟,想着要不要先考察一番。毕竟太子妃之位,非同小可。光是太子喜欢那也是不够的。    太子也算是知道他父皇的性子,因而才把她母后给拉来的。    袁皇后此时就发挥了用处,道:“那姑娘是成国公夫人的干女儿,多年来我也见过不少次,规矩模样都是好的。您也别怪太子心急,叶府的敬安郡主身子不大好,太医都说熬不熬的过这个冬天也是两说。”    皇帝点点头,又问太子:“你可想好了?决定了?”    太子郑重的点了点头,眼神十分坚定,“儿臣想好了,求父皇做主。”    这一年的腊月,皇帝下旨,将内阁学士、太子太傅叶檩之女叶珠玉,赐为太子妃,婚期定于后年十月。    圣旨一下,这桩婚事便轰动京城。    一些人提前已看出些风向,一些人却还摸不着头脑。    叶府一时门庭若市。    当赐婚的旨意下来的时候,已经提前知晓的润润却还是有些发懵。    她居然,真的确确实实要嫁给太子了。    敬安郡主终究没有熬到来年温暖的春天。    过完年后的一个深夜里,她静悄悄地去了。    守在床前的只有蓁蓁一人。    敬安郡主弥留之际,回光返照,已经许久不能开口说话的她,忽然坐起身同蓁蓁讲了许多的话。    她说:“我这一生,最后悔,也最不后悔的,就是嫁给你爹。”    这句话,便是她在这世间说过的最后一句话。    说完这句话,她便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歪在床上,去了。    蓁蓁恸哭,如泣如诉,惊动了整个昭和院的人。    ☆、100|看的再瘦十斤    第一百章    信王爷一生,膝下仅有敬安郡主一女,珍之爱之,从没想过自己的纵容溺爱反而害了她的一生。    他从没想过白发人送黑发人。敬安郡主在世时,一直到卧病不起,才给信王府去了消息。等他想办法延请各地名医之时,敬安郡主的病已然药石无灵。    夜深人静时,信王爷时常在想,敬安郡主此举,到底是不想让他担心,还是,一心求死。    敬安郡主去后,信王爷悲痛不已,本是老当益壮的他一夜间仿佛老了十岁。    灵柩在叶家停了三日。这三日信王爷不吃不喝地守着。    蓁蓁的心情也是沉痛,但为了照顾外祖,硬是逼着自己吃饭睡觉。蓁蓁明白,她不能倒下,若是连她一起倒下,那么外祖父便真的完了。    三日后,敬安郡主出殡。    信王爷明白叶檩百年后肯定是要同发妻合葬的,因为将敬安郡主接回了宗室陵园,墓地就选在他早为自己准备的旁边。    静安进驻下葬后,信王爷不想在京城这伤心地待下去,上交了兵符后,他奏请了皇帝,准备四处游历,踏遍名川大山。    同样的,蓁蓁亦不想留在叶府触景生情,也打好了包袱,准备跟着信王爷一道出游。    她同叶檩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后,叶檩只是长叹一声,拍着她的肩膀,语重心长地道:“去吧。什么时候就想回来了,随时回来。家里永远在等着你。”    蓁蓁跟信王爷出京那日,天朗气清。    润润亲自将他们送到城外。    到了十里长亭,润润陪着蓁蓁下了马车。信王府的马车就停在不远处。    润润替蓁蓁拢了拢披风,“在外面好好照顾自己,记得给我写信。”    蓁蓁郑重地点了点头,“你也是,往后也要好好照顾自己。只是我怕是不能看到你出嫁了。”    润润用力地摇头,“没关系,没关系的。我知道你心里会一直同我,同我们在一起。”眼泪却毫无预兆地掉了下来。    蓁蓁比自己小一岁,润润自问,从前的那么些年,她从来没有尽到一个做姐姐的责任,如今回想起来,亦是惭愧不已。蓁蓁那么好,那么聪明,承受了那么多不属于同龄人的压力,却还是一直反过来像姐姐一样照顾着她。    蓁蓁拿了帕子轻柔得给她擦了眼泪,又回头看了一眼京城的方向,那一眼幽远深邃,仿佛穿透了她前半生的十三年。    两人告别后,蓁蓁上了信王府的马车。    润润努力地朝着他们离去的方向挥着手,一直到马车消失在了视线之中。    上一代的恩怨已经随着敬安郡主的去世,烟消云散。    所幸,润润这一生,还很长,很长很长,她有信心,可以等到蓁蓁心无芥蒂回来的那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