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34节 (第1/2页)
“那也是老夫花了绝大的心力才发明出来的。” “对呀,我也没想抹杀您的功劳。城破之后,我会为您请功的。” 李道宗郁闷得想吐血,道:“本王已经位极人臣,请功有个屁用?!关键是钱,我的两百万贯钱呀!哎呦,这可要了我的命了……” 李二陛下也是哭笑不得,道:“如此说来,秦国公你是早就准备用八轮楼车了?” “陛下英明。” “那你原来在朕的面前,可是说没什么信心,那又是何道理?” 李道宗眼前一亮,跳着脚道:“对!是何道理?秦国公,你这是明摆着欺君呀!陛下,您可不能轻饶了他,赶紧判哪个赌约无效。” 郭业振振有词,道:“陛下,您误会了。微臣所说没啥信心,不是指对八轮楼车没信心,而是对工匠仿制八轮楼车的能力没啥信心。不过今日看来,还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还能这么解释?” “莫非陛下认为有什么不妥之处?” 李二陛下仔细一想,道:“你倒也能自圆其说。” “那赌约的事儿……” 李二陛下无奈道:“江夏王,该怎么做,不用朕再教给你了吧?” “好,不就是欠条么,微臣这就写!” …… 攻克了乌骨城之后,唐军势如破竹,连克数十座城池,最后终于把国内城团团围住。 此城对高句丽的意义非常重大。 首先,高句丽有三京之说,他们分别是中都平壤,北都国内城,南都汉城。 现如今汉城已经被杨万春割据,若是国内城再有什么闪失,那高句丽就是三京变一京,亡国再即了。 其次,这座城池的历史可不得了。他原来就是高句丽的都城,也就是两百年前,高句丽人才移都平壤。 换句话说,这里就是高句丽人的老家。有如延安之与新中国,东北之与满清,蒙古之与大元。一旦失去,对他们心理上的打击是非常致命的。 既然此城如此重要,当然城防也异常坚固。甚至可以说,远超辽东城。 对于此城,即便郭业也没什么好办法。把城围定,试着攻了几次之后,就把矛盾上交,请李二陛下做主。 中军帐内。 李道宗笑眯眯地说道:“秦国公,怎么遇到国内城就不中用了?您不是破城很有一套吗?您那三日破城的劲头上哪去了?古人说的欺软怕硬,指的就是您这种人吧?” 第1953章 轻取国内城 郭业冷笑道:“对,我是破不了国内城,我承认。但是,那又怎么样?你是不服气我当这个先锋?好说,好说。我这先锋就让给你。你有能力,你去攻打。” “我……”李道宗也没什么好办法攻下国内城,只得道:“哼,争功于己诿过于人,天下恐怕无人能出秦国公之右了。” 郭业道:“我倒是不明白了。您说我争功于己还好说,毕竟是我夺了您的先锋之职。这个诿过于人可怎么讲?” “国内城如此坚固,谁去攻打不得损兵折将?你这不是诿过于人是什么?” 李二陛下赶紧道:“江夏王还请慎言!国内城是不大好打,但要说谁攻城谁倒霉,那就太过分了。我大唐人才济济,难道就没人能为朕取国内城?” 李道宗说道:“若是时间充裕,怎么可能有打不下来的城池?问题是,咱们没有多长时间了。一个月攻不破国内城就必须退兵。这么短的时间内破城,就必须猛攻。不知为此要阵亡多少将士。” 李二陛下也知道这个道理,道:“朕原来还笑隋炀帝不会用兵,百万大军攻三次都攻不下高句丽。今日易地而处,才发现不是杨广无能,而是高句丽人的确擅长守城。” 他顿了一下,继续道:“这次要不是秦国公屡出奇谋,咱们恐怕就得止步辽东城了。不过现如今高句丽的大城,只剩下了平壤城和国内城。如此大好的时机怎能错过?实在不行,也只能用人命堆了。” 李道宗眼珠一转,道:“其实也不是没有别的办法。” “哦?江夏王有什么主意?” “小王的主意……呃……其实不大合规矩,有违陛下的禁令。” “嗨,都到了这时候了,还管什么禁令不禁令的?快说快说。” “微臣的这个主意,就是和秦国公再赌一次。若是他不能一个月破辽东城,就请他把赚了微臣的六百万贯钱还回来。” 郭业怒道:“你这是公报私仇,谁想和你赌了?” “秦国公还请稍安勿躁,我跟陛下说话,您插什么嘴?” “废话,事关我的六百万贯钱财,我难道不能说话?” 李二陛下此时也是病急乱投医,道:“江夏王,你仔细说说,为什么有了这场博戏,秦国公就能取国内城了?” “陛下没听说过请将不如激将吗?别人可能拿国内城没办法,但是秦国公可不是一般人。您这么一逼他,说不定他就真想出什么办法来了。” 李二陛下道:“秦国公,你看……” “不行!绝对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