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27节 (第2/2页)
郭业一拍惊堂木,怒道:“堂下何人,因何状告本官?” 年轻人不卑不亢地答道:“在下乃是陇西李氏家主族长李泉的嫡子,姓李名延青。特来状告秦国公巧取豪夺我们五大士族玻璃工坊一事!状纸在此,大人一看便知。” 郭业微微示意,文四海把状纸接过,拿到了他的面前,道:“秦国公请看。” 这份状纸写的倒是四平八稳,平白无奇。无非是郭业用欺诈的手段,派了一个和他全然无关之人,化名郭业,从李泉的手中用超低的价格,买下了玻璃工坊。 现在陇西李氏要求郭业退还工坊,并且承担欺诈之罪。 郭业眉头一皱,道:“李延青,你说本官欺诈你们五大士族,可有凭据?” “有文契为凭!” “笑话,那份文契上的名字乃是本官亲手所书,难道还能做得了假?不足为凭!” 李延青道:“此事绝不可能。家父记得明白,与他签订契约之人,和秦国公的相貌毫不相同。大人想要自证清白,敢不敢赐下墨宝,与文契上的文字进行比对?” “有何不敢?” 郭业提起笔来,连写了几遍自己的名字,交到了文四海的手中,道:“拿给他看!” “是!” 李延青接过那张纸,与文契上的签名比对了一翻,顿首道:“秦国公的字迹和文契上果然是一般无二!看来这份文契确实是您亲手所书,在下错怪您了。还望秦国公恕罪!” “我……”闻听此言,郭业真有一拳打到空气上的感觉。 在他原来的预想里,今天这场审案,肯定要经过一翻唇枪舌剑。 尽管没有想明白五大士族为啥硬要往枪口上撞;但郭业深知,在谋夺那五十六座工坊的过程中,自己的所作所为,远称不上无懈可击。 最起码,这份文契是在齐王李佑的见证下签署的。 只要李佑力证当时和李泉签署文契的并非他本人,这个官司就有得打。 郭业已经做好了齐王李佑忽然现身长安府衙的准备。 出乎他意料的是,没费什么事,仅仅写了几个名字,李延青竟然就痛痛快快地认输了。 这是怎么回事? 如此容易就认输,那他今天这场告状又有何意义?这个年轻人究竟想干什么? 郭业百思不得其解,只得摆了摆手,道:“李公子只是受人蒙蔽,何罪之有?把误会解开了就好,如果你没其他的事情,就请退下吧。” “呃……小人还有一个不情之请,望秦国公务必答应!” “你还有什么要求?” 李延青苦笑一声,道:“其实今日来府衙状告秦国公,并非是出自小人的本意。” “哦?难道是有人逼迫于你?” “那倒也不是。实不相瞒,家父始终不愿意相信,当时和他签订文契乃是秦国公本人,一心认定是受了您的诓骗!现在他已经忧愤成疾,卧床不起。” 郭业冷笑道:“那你今日所为,可以称作是父报仇了?” “小人不敢!在下今日之所以这么做,真正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把此事查个水落石出,解开父亲大人心中的一个疙瘩。” 他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所以,在下想请秦国公把这张墨宝赐给在下。相信父亲大人见了这几个字,就明白自己的忧愤毫无道理,病体也会因此好转。还望秦国公成全在下一片的全孝之心。” 李延青这番话,郭业当然不会相信。 被自己连番打击,李泉病倒了倒是有可能。但要说他看了自己的签名,就会康复,那就纯属扯淡了。只要智商稍微正常的人,就不会被他骗倒。 这么说来……李延青今日前来的目的,是为了诓骗自己的签名? 不对,还是不对! 自己身兼多职,签名又不是什么秘密。以五大士族的手段,难道还弄不到几个签名?绝不可能! 好,我就满足你这个要求,看你还能整出什么幺蛾子来! 想到这里,郭业点了点头,道:“李公子真是孝心可嘉。既然如此,这张纸就赐给你了!” “多谢秦国公!” “李公子可还有什么其他的事情么?” “没有了!能得到您的墨宝,小人心愿已足,不敢再打搅秦国公,小人告退!” 李延青走了,就如他来的时候那么突然。挥了挥手,只带走了一张白纸。 郭业目送他远去,还是想不明白,他今天来的目的究竟为何。难道今日之事,只是李延青的突发奇想,并没有什么阴谋在内? 还是说……五大士族的阴谋已然发动,而自己却毫未察觉? …… …… 不过,这些疑问并没在郭业的脑海之中持续多长时间。当天下午,他就得到了事情的部分答案。 “《长安晚报》?这份报纸到底从何而来?” 孙子善道:“老师请看,这上面写的明白,《长安晚报》乃是大唐五大士族联手创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