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96节 (第2/2页)
“真的假的?” “不信的话,请随我来!让你见识见识我们天朝上国的宝物是何其多也!” 郭业给邓启斌看的,正是想当初,在大德寺内,五大士族暂存的琉璃器皿。 尽管后来李二陛下有旨,要把这些琉璃器皿全部没入宫中。不过幸好还没有起运,现在还在长安府的府库之中。 郭小哥身为长安令,带人进入府库就是极为方便的事情了。 平心而论,西方的玻璃器皿,的确比大唐的要透明一些,但大唐的琉璃器皿,在色彩和花纹上,也比西方的强出许多。 所以说,在这个年代,大唐的琉璃器皿和西方的玻璃器皿,只能说是难分高下。各擅胜长。 邓启斌乃是玻璃的行家,岂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见了府库之内,摆得密密麻麻的数千件琉璃器皿,再和自己那几十件玻璃器皿一比,顿时心丧若死。一时之间,竟然说不出话来。 郭业察言观色,得意的说道:“怎么样?启斌先生,见了这么多琉璃器皿,你可心服口服?” 第1766章 好人有好报 邓启斌高举双手,哭丧着脸说道:“好吧,我服了,我那些玻璃器皿,既不要和您换如意杯,也不用您拿十万贯钱来买,两万贯钱您拿走。” 郭业费了半天劲,终于把邓启斌搞定了,也是长出了一口气。 他说道:“启斌先生,您要是觉得卖亏了的话,可以拿着这些琉璃器皿,去东市打听打听。不会有人能出比两万贯钱更高的价格。我们出两万贯钱,可一点都没占您的便宜。” “唉,不用了。我都知道。在下久居波斯。很多波斯人来往于大唐和波斯之间,所以,在下对于这些玻璃器皿,到底价值多少钱,也是心里有数。” “那您为何一张口就是十万贯?就算是漫天要价,这也太离谱了吧。” 邓启斌面露难色,道:“在下有难言之隐。” 他越是不说,郭业还越来越感兴趣了,道:“刚才已经和您说过了,我乃是长安城的行政长官——长安令。您要是有什么为难之事,尽管说出来。能帮忙的我一定帮。” “呃……正是您是地方官,这事我还真不好说。” 郭业眼珠一转,道:“我明白了,被我猜中了,这些玻璃器皿果然是来路不明!你的身份有问题!” “您不会真的把我抓起来吧?” “那怎么会呢?你从来没来过大唐,就算犯罪,也是在波斯犯的。我郭业吃饱了称的,管这些闲事?”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道:“你要是实在不想说就算了,咱们这就钱货两讫,以后大路朝边,各走一边。” “秦国公,实在对不住了!” 交易完毕之后,梁二少就对邓启斌下了逐客令,对于这个忘恩负义,见钱眼开的小人,他是不想再多看一眼了。 邓启斌对此倒是没什么意见,当天就找了间客栈搬了出去。 有了这些玻璃器皿在手,郭业就开始想办法想如何利用它们,暂时震慑五大士族,尽可能的为自己延长时间。 对于那个神秘的邓洋人,则被他逐渐淡忘了。可是,郭业忘了人家,人家可没忘了他。半个月之后,邓启斌竟然主动登门造访。 这个卑鄙小人来干什么? 把邓洋人让进了客厅,分宾主落座。郭业道:“启斌先生,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咱们已经钱货两讫了。您今日前来,不知有何贵干?” 邓启斌往四下里看了一眼,鬼鬼祟祟地说道:“还请秦国公屏退左右。” “哦?那是为何?” “因为在下要和您谈一场大生意!” 郭业不屑地说说道:“你也知道,在下富可敌国。而你满打满算,不过是两万贯钱的身家,咱们俩能有什么生意可谈?真是可笑之至!” 邓启斌轻声吐出了两个字,道:“玻璃。” “你还有玻璃器皿?” “那倒是没有,不过,实不相瞒,在下可以制作出玻璃来!” 他这话一出口,有如在郭业的耳边响了一道炸雷相仿! “你说啥?” “我邓启斌不才,掌握了制作玻璃的技术!” 郭业赶紧把在一旁伺候的丫鬟仆役赶走,并严厉禁制他们谈论此事。然后问邓启斌道:“真的假的?您真的能制作玻璃?” “那是自然。” “不知何以为证?” “我卖给您的那些玻璃器皿就是证物!” “不对吧,您不是说那些玻璃来路不明吗?怎么又成了您自己制作的。” “唉,此事还真是一言难进……” 原来,邓启斌还真是东罗马帝国之之人,乃是一名制作玻璃的工匠。在这个时代,掌握这种技术的高端人才,几乎拥有了和贵族相同的社会地位。 所以说,他在祖国,过得还是想当滋润的。可惜,好景不长,在一次意外中,他不慎落到了大食人的手里。 怀着对祖国的忠诚,邓洋人严格保守了自己身为玻璃工匠的秘密,被以一个普通奴隶的身份,卖入了波斯的一个富豪之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